文|陈可欣
夜,纯粹的静。
各种声息,浮游上来,像小猫脚尖,轻轻踩过屋顶瓦片声。
原来,那是露珠滑落叶面的声音,草叶舒展的声音,花骨朵绽放的声音。
满塘荷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问来处,不问归处,彼此遥映水中,自成一处风景。
然,水邀明月,只见她透过云尘,散发出皎洁的柔光。远远望去,就像一盏大明灯,月亮像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立在地毯上……
梭罗写道:“夜的一缕细声引我侧耳倾听,令生命有说不出的沉静与庄严。
画家说:“无画处皆成妙境。”
诗人说:“诗要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
是景,是情,不外乎心境自空明。亦是万物静观皆自在,于万物中一一显现。
去年,与同修深聊一路修习的体悟,言及: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步步走过,每次重生一般,如同穿梭黑暗隧道,坚守心念,黑暗中自生光芒照亮了路程,走出了隧道,可还有下一个隧道等着。
当下我便问,此时师父能看到什么?
她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牵着我手注视着双眼:“如果几千块一斤的或是更昂贵的茶叶泡一壶茶,你喝着感受到了什么?”
“茶叶的香味,茶水的甘甜”
“无论是低廉的或是昂贵的,师父看到的只是一片一片茶叶,是万物。”慢声细语中转述着师父的慧语。
言毕,我望着她的双眼透着一股明净的水波一样。
而后的日子,我专注的习练,不问东西,只在此时此地此刻。
习琴时,手指放松,沉落于弦上。力度均匀有控制拨动琴弦时,感知指腹轻柔滑过指甲前端,一声弦声,沉入弦下,沉入水中,涌起一汪清泉,清冽清心,亦或是如涓涓流水,潺潺流淌而出,注入了心里。
手指与琴弦之间,琴弦与心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互通彼此,互通心意,互相滋养。

习练太极瑜伽时,静起抱圆。
呼气时,松腰沉气,沉入脚心,气行至涌泉。
吸气时,由下而上贯穿之力,汇入背部,松肩旋臂抱圆起,气行手指。
呼气时,沉肩坠肘,腋下松空,顺势向下落腕,气达手指。

最终直抵心间,左右手之间近在,咫尺圆与方之间藏于规矩。心有所持,便安放身心。在最舒服的状态中,由内心深处迸发出能量,滋养自身。
太极瑜伽亦是古琴,根稳,心安。
而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
因此,同气相求。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有时,我们走着走着却忘记了。
拥挤地铁,众人迅速掏出手机、刷朋友圈、机械拉开页面、点开、浏览、放回。不久,再次拿出,重复一次又一次。
不合时宜的我,拿出一本书,拿着笔,一句句划出打动心扉的句子,摘抄触及灵魂的言语,一页翻过一页。
疲倦时,微闭双眼,静默守神。
众人纷纷,喧闹不已,谁能唤醒,迷恋俗世里热闹的人们?
一面之缘的她说,不打扰对方的因果轮回是为Ta加持。
我回,是的,若不是缘来,怎会唤醒沉睡几世的灵魂呢?
白日黑夜里轮回,又来到夜幕低垂时,静守着余晖的每一次告别,把最后一丝光最后一份暖,留给了世间,世人。
然而,寂静的夜晚攒足了“静”,与黎明相遇,与白日的喧嚣相融,化作清风,拂过落在心底的尘土。
日复一日,日日复新。
喜欢那句:“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万物一直在变迁,树木,海洋,花朵,念想…...万物侵入了人的生命。

静寂悠长,光吞万象,愿我们都感知这一切的微细流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