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看到一则这样的新闻,郑州39岁男子,看孩子写作业气出脑溢血。
这件事并不是偶然,前阵子我记得南京有个新闻脑溢血的是妈妈。
还有气得心脏做支架的,把一众小年轻都吓得不敢结婚生娃了。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我便爱上了工作那到底是要陪还是不陪?
陪,冒着生命危险!
不陪学习成绩随他去吧。
也有一种陪作业是母慈子孝,家庭其乐融融。那自然就是“别人家孩子”。
《学习的格局》作者黄静洁就是一个典型的“别人家妈妈”,养出了两个优秀的“别人家孩子”。
如果你不想被气得脑溢血,也不想让孩子放任不管,那真的应该学一学静洁是怎么陪伴孩子的。
1.一篇普通的读书笔记带来不普通的收获
很多学校都会给孩子布置课外书阅读的作业,读完写个读书笔记、书评之类的。
谭响,就是静洁的小儿子,挑选了王安忆的《长恨歌》。孩子对1949年前后的历史并不了解,那段时间的餐桌聊的话题永远都是围绕这上海近代的历史变迁,围绕着小说的那段时间的上海和长恨歌里王琦瑶的故事。
他们还找出了上海的老建筑照片,当时流行的老歌音乐带,各式年货等等,有点感觉妈妈带着儿子穿越到了书里描述的时代和场景。
接着老师 又让谭响读白居易的《长恨歌》,于是静洁又和小儿子一起翻出了唐诗《长恨歌》,一起了解诗的发源地,从亲自看过的“兵马俑”聊起,拓展出唐朝的历史。
又把两个《长恨歌》里两个女主角有点类似的命运展开,两个人物拓展出中国千年文化的变迁。
查找唐朝长安古都的历史,海派作家,欣赏老上海的默片和老歌。
就是这样的方式,学习被推上了一个新高度。
就算是不提“知识留存率”这回事,单是学习读书给孩子带来的乐趣就足以支撑他以后都爱上阅读,爱上研究,爱上学习。
2.植物生长科学课
我们都上过这样的课,一般就是老师讲一下,学生做个笔记或回答问题,做几道课后题。
但是在谭焉,静洁的大儿子,他们的课堂上却是这样子的呈现。
老师开辟出一小块农田,让学生们自己种番茄、黄瓜等蔬菜。为了能够种好蔬菜,孩子们自己查阅了很多资料,把各种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如何种植做成PPT,小组之间互相演示。
课堂,不仅在课桌,也到了农田;不仅是听课,更多的是查资料和讨论和亲自种植。孩子随时交流提问,查漏补缺。
知识经过消化、加工,再用自己的语言输出,知识真的变成了自己的。
最后这些资料又被整理成册子留给下一学期学生参考。
学习不仅仅是听课,更多的是多维度的体验、思考和讨论及再输出。
3.海洋动物故事会
这个是一个 朋友家的故事。
姐姐经常给弟弟们将海洋动物的故事。
为了讲好故事,姐姐会提前阅读许多相关书籍,整理后讲给弟弟们听。
圣诞节的义卖会上,姐姐做了9个海豚小玩偶,生动的讲解了很多海豚的知识,引来了很多家长同学的围观。小海豚们也很轻易的就卖出去了。
给弟弟们讲故事的过程,姐姐得到了大量的语言输出积累,所以能在义卖会上从容不迫的把相关知识讲出来。
在这本书里,静洁也提到过具体陪孩子做作业的事,她不陪孩子做作业,但是她会陪孩子做“作业时间安排的规划”,做完之后。妈妈就在旁边读书写作,做自己的事;孩子在妈妈旁边自己完成作业。
父母格局小,眼里只有作业成绩,孩子很容易跳出父母的格局,让父母生气,甚至“脑溢血”;父母格局大,眼里装着孩子整个的未来,孩子很难跳出来,才能母慈子孝。
写作业,该陪什么,不该陪什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一下。不要纠结于一时的成绩和分数,这些是最虚幻的东西。
让自己成为爱读书爱学习努力成长的样子,给孩子做表率,孩子的很多问题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