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在不用出差的日子,每天早晨送了宝宝们去幼儿园之后,我会沿着小区的后山转一圈,散步一个小时,回到家10点开始我的工作。
小区的后山在家靠山的阳台忙碌时经常可以听到不远处传来的悠扬的歌声,那似乎是与现代生活节奏并不符合的源远流长。声音圆润通畅,极具穿透力,好似从另一个山头穿过这密密丛林,抵达时依旧雄厚亮丽。我一度以为那是小区拾荒者卡带里播放的录音而已,否则,伴随着这往来疾驰小汽车的怎么会是那不合时宜远古的唱响?
最近爬山时总是遇到一对老夫妻,男的敦厚结实,女的佝偻着背,一只手挽住男的胳膊。男的一边扶着女的慢走,一边气聚丹田——唱出的便是那摄人心魄的歌声。我的随身小音箱里还在放着德语新闻,可每到这时我总是悄悄地把音箱关掉,静静地欣赏这天籁之音,再贪婪地多望几眼这样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时我会主动冲他们一笑,老夫妻被我笑得不知所云。我却笑靥如花地走过他们,心里想,谢谢你们。
可以望得到大海的山顶走到山顶,看了大海,呼吸了丛林中足够的氧气,带着满足,我回到家开始工作。
翻译——我的梦想
翻译是我的部分工作。刚接手这份工作的时候我有一个错误的认识:第一个梦想实现了,兴趣爱好成了工作,我可以把我的业余时间投入在第二个梦想写作上了。
真正开始做了才发现,梦想并没有结束,那仅仅是开始。
翻译和学习一门外语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我又开始大量研读翻译的理论书籍,越读越是有趣,更加钻进去了。也钻出了一些感悟,想在这里写出一二。
市面上翻译理论的书基本都是中英互翻,而涉及到德语的仅仅是翻译实例的列举,并没有太多成体系的理论书籍。于是我将两者结合起来阅读,倒也未觉有不妥之处,毕竟中英互译的那一套理论应用于中德之上也是毫不突兀的。倒是我自己在翻译的过程中发现了和德语自身语言特色有关翻译的特点,觉得有趣。
正好有朋友问我,当人工智能的时代来临,翻译是否很快将会被AI取代。从开始从事翻译工作时,我便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愈发觉得,若要彻底取代,只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德语的特色
德语的单词读起来一个个铿锵有力,似乎单词中每一个音节都是要恶狠狠地发出音来。所以听德文歌很容易能听出歌词,没有吞音,没有连音,每个单词该怎么发都听得一清二楚。这让我想起了大众汽车的广告,在末尾那句经典的“Das Auto”,被好友诠释成“打死奥拓”。其实翻译成英文很简单“The Car”,这么一读气势瞬间去掉一半。再翻译成中文“这辆车”,直接成了路人甲。
德语中一个定冠词的发音都如此嚣张,实在是太适合做广告标语了。
我翻译过的一个网页标题也有意思,"Wir bilden aus!“ ausbilden本是一个单词,英文意思是train。偏偏德语里有很多这样所谓的可分动词,在一句话里会被拆成两部分一头一尾地搁在那里,好像为了符合三角稳定规律而设计。却真正是有这样的效果的,三个单词保持了句子的平衡,再加上一个感叹号,做标题再恰当不过了。倘若直接翻译成英文则为“We train!” 两个单词组成的句子,总是少了些什么。我看了一下网页的英文版,果然翻译成了“We will train you!”, 听上去和谐了许多。
曾经闲来无聊时翻译过一本旅游小册子。才发现这种不起眼的小册子对德语中第二格定语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一般一句话中超过两个第二格我就晕头转向了,在这本册子里随手拈来。一边的英文翻译也是伤不起,一个第二格就对应了英文中的一个that从句,导致一句英文中出现了无数个that套that。本来册子就小,还是左边德文右边英文的排版。经常德文一句话三行结束了,另一边的英文拖上七八行。只好把景点图片插入在德语方,保持两边的平衡。好像龟兔赛跑,只是结局很真实,乌龟累哼哼地却永远追不上蹦跳的兔子。
记得以前读过专利翻译的书,书中提到一般非英语国家专利申请人如果需要在中国申请专利,会先将本国语言翻译成英语,再由中国的译者将英语翻译成中文。一般短句很多,语法结构简单的就是来自日韩的专利,最复杂的是德国的专利。书中摘取了来自奥迪的一项专利,一句话中出现了五个that从句。我读后忍俊不禁,第二格,你又顽皮了。
紫荆树文学翻译之我见
翻译之标准“信”“达”“雅”,信者,真也,真者,不伪也;达者,至也,至者,无过无不及也;雅者,文学性也,文学性者,当雅则雅当俗则俗也。
仅仅达到“信”就很难,何况“达”与“雅”。如上述定语从句中套定语从句,每个定语修饰的是哪个名词,翻译成中文后又该如何组织句子结构,使句子连贯通顺,这可不是机械地按照英文或者德文的顺序按部就班翻过来便万事大吉的。
更不用说专利翻译需要“看图说话”,其中某个代词具体指代器件的哪个部位,不仔细看图仅凭文字多半会判断错误。当真讲究起严谨与精密,怕是人工智能只能涉及极少的领域,例如个人旅游。
不过在这里,我倒是想谈一谈文学作品的翻译。
楼下的玉堂春01
雅者,文学性也,文学性者,当雅则雅当俗则俗也。
定义很简单,然而雅俗界线在哪里?
三毛的作品,文字简单,她要求她的文字小学生都能读得懂,然而情真意切,情到浓处潸然泪下。该用怎样层次的文字去翻译?
张爱玲的作品,文字复杂,情感细腻,描写逼真贴切,充满画面感,读她的文字是跳跃不得的,一旦跳读便错过千山万水。又该以怎样层次的文字翻译?
如何为词、句定义层级?这个是高级词汇,那个是低级词汇,界线在哪里?
02
意境的把握
如何准确地翻译出意境?
杨绛的《我们仨》德语版是由他们的好友Monika翻译的,既是好友,对这一家的生活当是悉知一二的。《我们仨》的语言简洁而又沉重,平淡温馨的生活下透着“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悲哀。Monika对于意境的翻译把握还是比较准的,虽然是德语,依然能感受到朴实的描述下那隐隐的哀愁。
只是有些片段拿出来,想着挚友的翻译竟不能完全达意,倘若换成人工智能该是怎样不堪的情景?
一日三色“醉芙蓉”原文——“向后看去,好像是连片的屋宇房舍,是有人烟的去处,但不见灯火,相比相离很远了。”
德语版——“Hinter mir viele Häuser, wo Menschen lebten, aber der Ort war wohl sehr weit entfernt, denn ich sah kein Licht. ”
将德语版直观翻译为英文——“Behind me were many houses wherepeople lived, but the place was probably very far away because I saw no light. ”
再将这英文版或德文版按字面意思翻译回中文——“在我身后有很多房子,那里住着人,但是看不见灯光,可能离得很远吧。”
03
创意的词汇与搭配构想
这其实是中文特色了。中国作家很喜欢自己创造词汇与搭配,或者古为今用。就好像中文人名一样,只要不是太离谱,任意两个汉字都可以成为一个人的名。这在西方是无法实现的,名字就那么些,转了一圈就重名了。
更有厉害的,虽说是创作出来的词汇搭配,或者来自古文,放在现代文的段落中不仅毫无违和感,甚至直接融为一体了。
这手法张爱玲用得很多,在这里我想说说余秋雨。
《山居笔记》一书中最爱《遥远的绝响》。“绝响”本来自《晋书.嵇康传》,而《遥远的绝响》却也正是描写魏晋风度。这个“绝”字实在是妙,用在这里恰到好处。嵇康之后,再无《广陵散》;阮籍之后,再无长啸。终成绝响。中国文化黑暗与灿烂并存的时代。因为这一篇,我爱上了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独特的人生风范。“遥远的绝响”谷歌翻译为“far-range sound”,有道翻译为“far-off bang”,无论翻译质量如何,至少都忽略了那个最重要的“绝”。
还是余秋雨。当年参观书展的时候,一眼看中那本《借我一生》。其实一是我是不太喜欢文革那段历史,二是和敌对者无休止的纠缠,余秋雨老师始终是放不下那段伤害。每读到他书中含沙射影回击的内容时我总是会跳过去。即便如此,还是要买这本书,只是因为这个名字中的“借”字。
余秋雨真是运用语言的大师,不是“我的一生”,也不是“我的回忆录”,一个“借”字,一种触动、一处伤怀,始终放不下终将带走。
不知道他在思考书名的时候是不是像当年的王安石一样,为了“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改动了十多次,终于成就经典。
“借我一生”谷歌翻译为“borrow my life”,有道翻译为“lend me a lifetime”。总是缺少点了什么。
清泉石上流04
作家的风格,固有的特质
独树一帜的作家,即便把名字掩盖掉,依然能道出执笔的作家。
蒋勋说,“他们真的有文体,所谓的风格(style),与写的主题无关,与写的内容无关,纯粹是文字被阅读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力量。”
目前人工翻译都很难保证作家风格的统一,机器如何去思考该从数据库中选择怎样的风格去翻译?倘若数据库中真有“风格”这一选项。能预先设定好了的,那也成了八股文式的教条模板,毫无生气可言。
我读林语堂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同一人翻译,小说倒还中规中矩,较为连贯,只是因为中规中矩,风格反倒是不明显了;到了《苏东坡传》,磕磕绊绊,读起来总是不畅快,令人无法坚持下去。却因苏东坡舍不得丢弃,结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05
机器自适应?
朋友说,若是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输入系统,再加上自适应学习,会不会出现完美的翻译?
我一直以为,写作是创作性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当说起“白月光、朱砂痣”,人们会想起张爱玲,即便有其他作家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也不会再用这些词汇了;张爱玲自己都不会再用第二遍。作家会创造出新的属于自己的词汇。所以,即便是自学习,怎样自学习?连作家自己在写之前可能都没想好用什么词汇,机器如何通过自学习得知?
我记得预测未来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职业之一是心理学。我倒觉得想要完美翻译出创作型作家的文字,可能比心理学还要难。
End
德国小说《朗读者》我比较认可自己看的中文版。那完全是一个中国作家写中国小说的文笔,不再是硬生生地将德国背景直译过来不知所云。看惯了人们抨击小说翻译的生硬与中国文化的脱节,我想这一版应当是受好评的。没想到在豆瓣上依旧是冰火两重天。批判的声音说的是“太中国化了,居然都用上方言了,没有了德国特色,成了中国本土小说。”我哑然失笑,果然是众口难调。人为翻译都有如此的诟病,倘若是机器来翻的呢?
洋洋洒洒一长篇,却发现自己还远未达到翻译文学作品的水平,不禁黯然。却也是动力,加油吧。
网友评论
另外可以读一些翻译的理论书籍,我这里看的有两本《英汉翻译入门》,纯英文的,写的非常好,通俗易懂;《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都是对翻译入门比较好的理论指导。
除了精学平时还需要注意泛听泛读。不过现在网上英文资料很多了,很容易找到阅读和听力的资料,可以加以利用。
希望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