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佳琦非常火,28岁的他早已年入千万。
李佳琦年纪轻轻,却有这么大的成就,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在很多人看来,李佳琦成长的速度是相当惊人的,他从前几年的欧莱雅柜台柜哥一跃成为2019年炽手可热的超级网红。
或许你会问:“我们普通人该怎么能完成一次逆袭呢?”
冰心曾经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01 机会是相对的
当今社会最不缺的是机会,机会有大也有小的。但机会又是相对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我们作为一个个体,生存在这个社会当中的时候,很容易被自己所在的位置局限,不去关注周围和趋势。
但其实每个人的所在的点,投入产出比并不相同。
两个同样能力同样学历的人,他们最后的发展不同也和站位有关。
相比于在小城市发展,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发展所获得的机会更多,而且在城市还能在享受时代的福利和位置的福利。
拿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之一蒋芳来举例,她2000年加入阿里,她当时是普通的大学生,上过马云的英语课,毕业之后追随老师一块创业。
她的学历未必那些名牌大学、留学回来的学生强。但是蒋芳的个人发展是迭代在互联网行业和阿里巴巴发展之上,当同龄人奋斗成百万年薪的时候,她已经成为马云手下著名的亿万女富豪了。
所以,你在选择在某个行业和某个公司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是,这个行业和这个公司是否具备一定的发展可能性,是和你的努力叠加在一起呢?还是消解你的努力?而不是考虑当下你能拿到多少薪水。因为相比于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发展累积来说,起点有时候没那么重要。

02 机会是留给早已做准备的人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相信这句话我们听到过无数次。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用了十年,从深圳工厂逆袭到纽约谷歌”:那些绝境翻盘的人,都做对了什么?》,看到了孙玲的故事。
孙玲出生在湖南娄底的农村家庭,高中毕业后就去了深圳的一家工厂当流水工人, 通过10年的累积,最终她去往谷歌工作。
2009年7月,孙玲来到了深圳的一家工厂上班。
经历几个月枯燥乏味的工作下来,她确定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孙玲想起了计算机。高中结束后的暑假,她参加了一个软件培训机构组织的七天免费夏令营,她发现电脑好神奇,可以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
2010年5月,月薪只有2300元的她终于攒够计算机课程的8000元学费,她便从工厂辞职,开始了她半工半读的500多天的“蛰伏期”。
2011年,她完成培训并在IT行业找到了工作。
2014年,孙玲自考顺利通过,工作之余玩飞盘、学英语、坚持跑步。她还四处参加飞盘比赛并认识了不少朋友。
孙玲在2016年的圣诞节写上的愿望是:“希望可以去国外工作或者生活一年。”
2017年1月到9月期间,她的生活几乎全部围绕英语和钱展开的。所幸的是,她通过了雅思考试和存到了12万元,磕磕绊绊拿到学校的offer。
学习结束之后,她从学校所在美国爱荷华州的小镇搬到了硅谷的加州。准备面试期间,孙玲除了投简历、接电话的时候,基本都在刷算法题。
两个月,经历了将近60场面试之后,Epam Systems公司向她抛来橄榄枝,雇佣她作为与谷歌对接的程序员,在谷歌总部办公,年薪高达9万至13万美金,足够她慢慢还清学费。
孙玲历经十年,在做好一切准备之后,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一次华丽的逆袭。
通过孙玲的故事,我们看到了她为实现自我做出的各种努力和准备。
卡耐基曾经说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为明天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
人生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是否我们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去迎接各种挑战?这值得我们反思。

03 开挂的人生,从来不靠运气
有这样一位女孩,她曾经在一个演讲节目,讲过这样的一段话:“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她就是演说家第二季冠军刘媛媛。
在很多人眼里,刘媛媛就是开挂人生的代表。
高中的时候,她从差生逆袭年级前几名,高考成绩排在了全河北省的前200多名,并考上对外经贸大学。
22岁,她用六个月的时间考取了北大法律研究生;
23岁,她在课业之余,参加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并拿到了那一季演说家的冠军;
24岁,她开传媒公司,公司主要运营线上教育平台,线下创办教育培训。在两年时间内带领公司打造过多门爆款课程,影响超过50w的用户;
26岁,出版第一本书《我不惧怕成为这样“强硬”的姑娘》;
28岁,出版第二本书《精准努力》,并入围福布斯中国U30精英榜;
29岁,依旧在奔跑的路上……
在很多人看来,刘媛媛的人生就像是开挂了一样,但她其实也遇到了很多挫折。
就比如23岁的刘媛媛想通过参加《超级演说家》并且拿到了名次,但是她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特长,并且在演讲方面也没有经验,被大家不看好。她曾在第一次演讲结束之后,偷偷在楼道里哭过,觉得自己在演讲方面没有什么天赋。
她开始弥补不足,在比赛过程中,几乎没有睡过好觉,她开始研究演讲技巧,一遍又一遍地打磨自己的文章,以至于参加完比赛之后,她得了三叉神经痛这种病。
在她的不断努力下,终于胜出了一轮,她发现她面临的是更强劲的对手。所幸的是,导师给了她一个机会,最终让她成功地又走入了下一轮。
最后,她完成了她的目标,成为了那一届演讲冠军。
刘媛媛曾说过:只要你学的对,能坚持,就能逆袭。
那我们普通人应该如何完成逆袭呢?
第一,精准定位。
这关乎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实现什么人生目标?下一步行动是什么?行动越具体越容易实现。
第二,小机会随便错过,大机会死命抓住。
人生不需要那么多机会,抓住几个足矣。
就拿高考来说,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更要死命抓住。高考就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它决定你日后读什么样的大学,周围又是什么样的同学?
毕业之后找工作也是一个转折点,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和“只看眼下”。我们需要综合分析一下自己所处的区域、行业、企业和职位。
第三,坚持长期主义,做好充分的准备。
孙玲从流水线女工到谷歌就职做了长达十年的积累,她的故事告诉我们:需要坚持长期主义,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们越对未来有耐心,越对当下有耐心;当下越有耐心,未来越有信心。
希望我们都能精准定位、认清机会和坚持长期主义,做好充分的准备。
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原文最初发表在【媛创头条号--媛创学堂刘媛媛】)
作者介绍 |以慈向善,90年后女会计,专注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领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