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流》读书笔记(一)

《心流》读书笔记(一)

作者: 旦卉 | 来源:发表于2019-06-23 19:48 被阅读0次
《心流》读书笔记(一)

实际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

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只有在不计较好坏、全身心投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时,才会觉得幸福,直接去找反而不会奏效。

“不要以成功为目标——你越是对它念念不忘,就越有可能错过它。因为成功如同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它必须因缘际会……是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并把自己置之度外时,意外获得的副产品。”

从控制意识开始。

看见什么,产生何种感想,做出何种反应。

每个人毕生都面临着不计其数的挑战,而每次挑战都是一个获得幸福的良机。

掌控生命殊非易事,有时根本就是一种痛苦,但日积月累的最优体验会汇集成一种掌控感——说得更贴切些,是一种能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这就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接近所谓“幸福”的状态。

这种为克服挑战而奋斗的阶段,就是一般人认为的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任何人只要能够控制精神能量,并将它专注于既定目标,就一定能有所成长、精益求精。

借此不断练习自己的技巧,迎接更艰巨的挑战,使自己更加出类拔萃。

心流是意识和谐有序的一种状态。

人类处境中潜伏的障碍。——生命中其实深埋着沮丧的种子。

只要某种欲望一时得到满足,我们就立刻渴望得到更多。这种长期的贪得无厌,是追求知足常乐途中的另一重障碍。

我们从小就以为,人生最重要的是未来。

艾默生曾说:“我们对生活有种种期许,却从未真正生活过。”

除了痛苦,社会控制也以快乐作为使人就范的诱饵。

一个人除非学会控制思想与感觉,否则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肯下功夫掌控意识的人,似乎的确活得比较快乐。

一个人可以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只靠改变意识的内涵,使自己快乐或悲伤。

我们都知道,意识的力量可以把无助的境况转变为有机会反败为胜的挑战。

培养毅力应该从建立意识的秩序、控制感觉与思想着手,而且最好不要企图走捷径。

唯有投注所有时间与心力,提升操纵内在体验的技巧,方能成为专家。

生活的需求仍然迫使我们花大约8%的清醒时间吃东西;还有大约相同的时间照顾身体的基本需要,如清洗、穿衣、剃胡须、如厕等。

这两类活动就占去意识15%的空间,而且在这些时段里我们没法从事需要较多注意力的活动。

大多数人在每天约占1/3的闲暇时间里,都尽可能避免用脑子,这段空当一半以上是消磨在电视机前。

看电视时注意力、技能的运用、思路的清晰程度与精力都陷入低潮。

意识使用率决定生活品质。

有些人学会了有效运用注意力这笔无价的资源,也有人弃置不用。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能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

若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

E女士每天都会抽出时间为心灵充电,方法很简单:如在湖畔伫立15分钟,闭上眼睛,让阳关洒在脸上;或者牵着猎犬到镇外的小山坡上散步。

E女士能充分控制注意力,可以随时把意识关闭,打个盹儿,然后恢复精神。

注意力的探照灯——一般人不能像E女士那样,把有限的注意力像探照灯一般集中成一道光束,而是任它毫无章法的散开。

应用注意力的方式足以决定人生的外观和内涵,塑造可能全然相反的现实。

我们用以描述人格特征的字眼——诸如外向、成就不凡、偏执狂,其实指的都是一个人建构注意力的模式。

由于注意力除了决定某些事物能够进入意识外,还要带动其他心灵活动——回忆、思考、感觉、做决定,所以应该把注意力视为一种“精神能量”。

它是完成工作不可或缺的能量,在工作中会耗损。

我们通过这种能量的应用,创造自我;也通过应用的方式,塑造记忆、思想和感觉。

注意力是一种受我们控制、随我们使用的能量变化而改变,也是改善体验品质的最重要的工具。

注意力塑造自我,也被自我塑造。

内在失序

所有失序的现场都强迫注意力转移到错误的方向,不再发挥预期的功能,精神能量也窒息了。

“精神熵”——每当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就会发生内在失序的现象。

它会导致自我解体,使效率大打折扣。这种状况若持续太久,对自我将造成严重的损害,使自我再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

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

当发觉收到的资讯与目标亲和,精神能量就会源源不断,没有担心的必要,也无须猜疑自己的能力。

积极的反馈强化了自我,使我们能投入更多的注意力,照顾内心与外在环境的平衡。

“心流体验”——好像漂浮起来,一股洪流带领着我。

体验过心流的人都知道,那份深沉的快乐是严格的自律、集中注意力换来的。

克服挑战必然会使一个人觉得更有能力和技巧,心流就是经由这样的过程,加深自我的独特化。

每经历一次心流,个人就会变得更独特、更难预测。并拥有更非凡的技能。

只有一个人把精神能量平均投注在这两个方面,既不过分自私,也不盲从,才算达到了自我所追求的复杂性。

心流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它能使现在更愉快,也是因为它会强化我们的自信心,使我们能培养更高的技能,为全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享乐转瞬即逝,乐趣回味无穷

享乐是高水准生活的重要一环,但享乐本身并不能带来幸福。睡眠、休息、食物与性,都属于恢复“均衡”的体验,在肉体需求引起精神熵以后,重整意识的秩序。

它们并不能带动心灵的成长,也不能增加自我的复杂性。换言之,享乐虽有助于维持意识的秩序,却无法在意识中创造新秩序。

构成心流体验的要素:

第一,这种体验出现我们面临一份可完成的工作时。

第二,我们必须能够全神贯注于这件事情。

第三和第四,这项任务有明确的目标和即时的反馈。

第五,我们能深入而毫不牵强地投入到行动之中,日常生活的忧虑和沮丧都因此一扫而空。

第六,充满乐趣的体验使人觉得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

第七,进入“忘我”状态,但心流体验告一段落后,自我感觉又会变得强烈。

第八,时间感会改变——几小时犹如几分钟,几分钟也可能变得像几小时那么漫长。

这些元素结合成一种深刻的愉悦感,带来无比的报偿,并扩展成巨大的能量,仅是感觉它的存在就已值回“票价”了。

静态的阅读就是全世界公认的能带来乐趣的活动。

另一种被普遍认为有乐趣的活动是与他人相处。

寻求挑战的简单方法是投入一个竞争性的环境。(敌人也是好帮手。)

人们最常述及的心流体验的特征就是,在心流中会把生活中所有不快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这是 因为想要从活动中汲取乐趣,必须全心全意地专注于手头的工作,所产生的重要副产品——心流状态下的心灵完全没有容纳不相干资讯的余地。

心流的专注,加上清楚的目标和即时的回馈,确立了意识的秩序,从而产生无穷的乐趣,而永远没有精神熵的心理状态。

真正给人带来乐趣的并不是控制本身,而是在艰难状况下行使控制权的感觉。

在自成目标的活动中,一个人可以完全为行动本身而投入全部心力,否则他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行动的结果上。

眩晕是改变意识的最直接的方法。(孩子喜欢旋转的原因)

心流活动,简单地说,它把自我变得更复杂,自我因而成长,这就是心流活动的关键。

理论上,体验最重要的两度空间——挑战与技巧。 P161

心流体验图

意识复杂程度随心流体验渐增。

闲暇不等于乐趣

以今天最普通的休闲活动——看电视为例,它几乎不可能产生心流,实际上,工作时全神贯注,挑战与技巧完全配合,且有掌控与满足感,体验心流的机会是看电视的4倍。

注意力失调不仅妨碍学习,也使心流体验不易产生。控制不了精神能量的人,既无法学习,也找不到真正的乐趣。

过分的自我意识是一种不太严重的心流障碍。

一个人若时时都在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害怕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或做出不妥当的事情,就注定与乐趣绝缘。

注意力太狭隘而缺乏弹性。

经常体验心流的人:他们集中注意时,大脑皮层活动竟然减少了。全神贯注不但没有耗费更多心力,反而似乎减轻了脑力负担。

心流较强的那组人能关闭其他资讯的管道,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接收闪光点的刺激上。

虽然一般人认为,注意力集中时会增加处理资讯的负担,但对于懂得如何控制意识的人而言,集中注意力反而更轻松。

相关文章

  • 进入心流:学会这个方法你也可以成为高效能人士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书笔记)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是米哈里30年前出版的书,到今天“心流”这个词已为我...

  • 《心流》读书笔记(一)

    实际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 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

  • 《心流》读书笔记一

    1,我发现,幸福并非瞬间发生,它与运气或概率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

  • 如何提升幸福感与效率?

    《心流》的读书笔记 大致翻了一下目录以及简介对这本书“心流”的概念大致有了一个了解,于是便提出了“如何提升幸福感与...

  • 【日记星球第957篇】——《深度自然游戏》读书笔记

    2023年1月1日星期日 《深度自然游戏》读书笔记——《心流学习法》介绍 第13章最后介绍的心流学习法,是一套教学...

  • 24/365《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第一章读书笔记

    24/365《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第一章读书笔记 第一章 心流,快乐的源泉 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曾说,世人不分...

  • 《心流》读书笔记

    本书让我们思考的有关幸福的问题,是我们在心理学上无法定义的幸福。 幸福是无法用实验去衡量的,尤其是在幸福的量上。人...

  • 心流  读书笔记

    今日值班,上午搬了一上午的文件,下午浑浑噩噩的一晃就过去了,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干脆整理下听书的笔记 心流 ...

  • 读书笔记《心流》

    怎样可以更幸福? 心流,是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会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

  • 《心流》读书笔记

    正如社会学家郑也夫在序言中总结得那样:“米哈里在本书的全部研讨都是在证明幸福不是人生的主题,而是附带现象。幸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流》读书笔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uw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