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慈者不言兵,太善良的人是不能带兵的。
太蠢的人同样也不适合带兵,带兵打仗这种事靠的就是智慧。
不是光有一身横肉,拿两把大刀就能打胜仗。
要是没有点“歪门邪道”恐怕也带不好兵。
有一个人他是唐高祖李渊眼中,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都比不上的将领。
他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不能少的将领,七十多岁还在唐太宗的恳请下带兵出征西藏,大获全胜。
他是《封神演义》里的“托塔天王”,手托玲珑宝塔,威震四方。
他就是卫国公李靖,唐初最著名的将领。
在这里你会认识一个到处传谣言的“谣言头子”李靖。
怎么正确地散布谣言
谣言在这个时代我们并不少见,在互联网的时代,凭着一张图片,一句话编造一下。
加个吸引眼球的标题,立刻就能成为一时间人人传诵,不论真假的谣言。
但是在古代,想要传播谣言并不容易。
消息闭塞,人口不多,连年战乱,要传个消息多么困难?
更别说把谣言传得人尽皆知了。
普通人做不到不要紧,但作为一个万军统领必须要这项技能。
有没有一种战役,不需要花费一兵一卒,一钱一粮就能攻城略地,甚至让人甘心投降?
有的,心理战。
这种战役是兵家最高的成就,不用兵却比用兵更有效。
要打这种心理战,谣言的作用就巨大了。
怎么把假话说得惟妙惟肖,人人信服,李靖有他独特的技术。
谣言可不可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传谣言的人可不可信。
街上一个陌生人递给你一个公众号让你扫一扫,十有八九你不会扫。
但是你朋友发你一个微信号,十有八九你会去扫。
这种道理李靖懂得更多,他散布谣言找的对象有自己军队里和敌军有亲戚关系的人、和敌军士兵有亲戚关系的人、敌军的使者。
这三类人的特点就是亲,和敌军很亲近,他们说的话可信度就大大提高了。
名人效应也很重要,这句话在古代也适用。
李靖会选择一些比较有名望的人,让他们假意投靠敌军。
敌军一看,这不是小时候常常听说的谁谁谁嘛?这不是这里最出名的谁谁谁嘛?他说的话还有假?
还有一类人,利用他们最能体现李靖的“歪门邪道”。
他会把谣言故意散播给要受罚的人。
信任在战场上很重要,但是对于将领来说过多的信任会害死自己。
李靖不会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军队,特别是那些因为出错受罚的人。
如果他们因为受罚转投敌军,那正好把假消息带过去,一举两得。
如果依然留在军中,那就多了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这种谣言主要散布在敌军中下层,三人成虎,慢慢的假消息就会传播出去。
制造恐慌,打击士气效果非常好,但是很难流传到军队上层或者决策者之中。
李靖也明白这个道理,怎么左右敌军的战略战术,又是另一个局。
他会先开一份名单,这次敌军谁带兵,哪些人是决策者,哪些人能影响决策者,哪些人有权却不能说话,哪些人能说话却没有权。
这些人有什么兴趣、爱好?
这些都要事先做好功课,然后就是投其所好,让部下不服从将领,让将领不信任部下。
让能说话的人说假话,让有权的人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李靖简直掌握着大型情报网络,这也是他每次作战前必须做的功课。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并没有说说这么简单。
“反谣言”任重道远
李靖散布谣言是一把好手,在战场上任何计谋都是“双刃剑”。
你会散布谣言,人家也会,怎么在散布谣言的同时“反谣言”,也是任重道远的工作。
反谣言的唯一办法只有仔细仔细再仔细,只用信任的人。
把假话说上一百遍,让上上下下的人都以为是真的。
把敌人的奸细变成自己的工具,才是最好的办法。
李靖的心理战并不是嘴上说说,公元628年,李靖奉命攻打突厥。
突厥一直都是唐初期,最让李家人头疼的势力。
李渊在反隋的时候常年向突厥称臣,李世民登基以后突厥还能强硬地打到唐朝国都门口。
这么牛的势力,在630年,李靖带着三千人直冲突厥腹地。
突厥可汗觉得这事情很妖啊,以前怕我们怕得瑟瑟发抖,如今三千人就敢打过来?
别是后面有百万大军吧?
于是这位可汗居然逃跑了,李靖就开始在突厥部落里散布谣言。
居然用三千多人劝服了不少突厥部落投降。
这场突厥战役,直接灭亡了东突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