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久之前,我相亲接触过一个男孩子,人很善良,能力也不错,虽然相貌平平,但是尚可入眼。
他曾经热情邀请过我听音乐会(虽然我因为开会没去成);
他曾经在广场很认真的练习摄影(虽然我那时候已经拍了很久);
后来,我们在一来二往的交流中走散了。
他告诉我他不喜欢在穿戴上花很多钱,凑合能穿就行,比如现在身上这件T恤从地摊上买的才花十几块钱。
他告诉我,女人那么拼做什么,到了年纪找个老公嫁了该干嘛干嘛。
我们第一次吃饭(那时候还不熟),他把我没有吃完的大半碗米线端过去给吃了。
我觉察出我们的不同,就想疏远一下。
那时候,全中国各地都在组织红歌比赛,闲聊讨论服装和化妆的时候,我无意中说出1000块钱够我买两条裙子了......
我们就再也没有联系了。
闺蜜嘲笑我说,不会是被你的昂贵的裙子吓跑了吧。
可我认为,不一定是裙子,可能是我们差异的消费观念吧。几百块的裙子照现在看来,算是很普通了,我真正的担忧是这家伙会不会拿窗帘当抹布擦鞋的。
02
有个发小,我们自从初中毕业就不怎么见面了,因为读了不同的学校。她一直在老家发愤图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偶尔春节凑在一起时,她便时常与我唠一些关于相亲和婚恋的磕。
在老家生活的她,终归受不住很多长辈的追击和轰炸,曾经不停歇的走在相亲的路上,自我估算少说得有几十个,然而,终没一个如意。
等到转年的夏天,却听妈妈讲,发小要结婚了。
这么快?
没能去参加婚礼,至少先把份子钱垫上。
等再见面,却已是身怀六甲。
见过发小夫君,谦谦君子一个,自然免不了询问发小,为何是他?
“以前见过那么多男生,不乏长得帅的,有钱的,有势力的,却没有一个入眼。以前也不接受比我小的,哪怕小一天,我也觉得别扭。唯独这个,在图书馆捡到的,还比我小两岁。他跟其他人不一样,他是我的灵魂导师,他身上似乎有一种魔力,他非常幽默,我跟他在一起很开心,很轻松,很有力量。遇到他,我才更加清楚我想要的是什么......”
03
曾经有个同事,本地人,有房有车有品位,可谓是钻石王老五一个,却一直单身。
有时候同事偶尔会问,你心仪的姑娘,是怎样的一个人?
“应该是个有趣的人吧”
“什么才算是有趣的人呢?”
同事撇了撇眼睛,你无趣,所以你不懂。
是啊,同事平时的做派跟其他人是很有差别的。
在别人叽叽喳喳八卦的时候,他在看书写字。
别人周末猫在暖气房里刷肥皂剧的时候,他为了拍到深秋的银杏叶,顶着寒风走了几十里黄河大坝。
别人都在研究行情炒股的时候,他拿着工资转了一圈西藏。
在别人的眼里,这些都是无用的消遣的事情,这是不务正业。
也许,只有同样敢“不务正业”的女孩才能懂他。
也许这也才算是“同频共振”。
04
我一直单身。
像我这种在外求学而执拗于梦想的,在很多人看来,也就是一个“应试教育的受害者”、“读书读傻了”,而同样气质的却艳羡我有这样的勇气。这让我再一次坚信一点:找个能跟你灵魂共振的人很重要,时间长了,你们会内化为彼此气质的一部分。
很早之前看到一句话:一对夫妻的物质生活水平取决于收入较高的一方,精神生活水平取决于素质较低的一方。所以,一方面,我们得努力赚钱,提高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得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免得拖了另一半的后腿。
最好的爱情,是彼此高攀
最好的爱情,是彼此高攀
05
我们经常说,要学会倾听。
A君在老乡面前就妙语连珠,幽默风趣,而跟他的女友面前就很拘谨,因为不管他说什么做什么,总是被前女友挑出毛病来。
比如衣服搭配的颜色不合适了;
玩笑段子说的太无聊了;
说话用词不当了;
亲朋好友面前情商低了;
A君很苦恼,不堪其累,最终两个人分手了。
两个人如果都不能轻松的好好说话了,就没有继续的必要了。接受对方的自然和真实,接纳彼此的不完美,是爱情和婚姻的必修课。
06
在商业上,最好的交易,并不是等价交换,而是双方都觉得自己占便宜了;
最好的爱情,也不是所谓“精神上的门当户对”,而是,双方都觉得“我高攀你了,占便宜了”。
从心理学上说,越爱一个人,就越会觉得自己配不上他,一直有种自卑感。然后就一直不断的努力,力求般配。正是这种“高攀”的努力,让我自己变得越来越出色。
因此,双方都觉得“我配不上你”,其实就是最好的组合。好的爱情,一定是可以“往高层次带人”的。
谈一场有价值的恋爱,可以成就更好的自己,然后水涨船高,两个人都有长久不错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