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到微博上有人问大咖:请您帮我鉴定我到底是不是一个混蛋。
我开始“嫌弃”我的家人,这种嫌弃不是物质上的,是精神上。我非常感激他们给与我的一切,我知道他们非常爱我。我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小村子,小学文凭的父母,抽烟,喝酒,吵架,无休止的抱怨……不知为什么,最近我变得越来越烦躁……我开始厌恶这样的生活,家里人抽烟喝酒的生活方式让我鄙视,他们“小市民”的样子让我觉得越发格格不入。我是爱他们的,,可是书读的越多我越没办法认同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相处。我快在这样的暴躁、失控、自责的往复中筋疲力竭了。我真的是个不孝的混蛋吗?
2
这让我想起多年之前,我老屋胡同的一个大爷,他儿子考上了北大。那是90年代,我们村能有人考上大学,就是全村在十里八乡的荣光,何况还是村里第一个北大这样的名牌大学。那会的爱答不理的村长都找大爷喝酒。大爷很是高兴,每天背着手东家串串,西家走走,儿子如此光耀祖宗门楣,那就是古代的状元郎家,等着高官厚禄加爵,自己容升老爷子的派头。老爷子的儿子也很争气,毕业后,进了新华社工作。老爷子多次想去北京看望儿子,儿子总说自己忙,让他别去。老爷子爱子心切,正好搭认识的人的便车自己去北京看儿子。高兴而去,郁闷而归。原来儿子觉得他穿着太寒酸,在同事和领导面前很没面子,对同事和领导介绍说:这是自己的舅舅。我当时听了很是震惊,一个人怎么能这样嫌弃甚至不认自己的父亲呢?
3
我高中同桌大学毕业后曾经跟我说,在她高中的时候,甚至读大学的时候,常常因为有自己那样的父母,不自信,甚至让很不堪。女孩的内衣她都是到大学才开始跟着同学学着穿的。
我也曾嫌弃自己,同时嫌弃父母,甚是讨厌自己的长相,也内心抱怨和不理解过。
近来,一直有关于原生家庭的种种。说一个人再怎么努力也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甚至控诉原生家庭。其实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很多读完大学留在大城市的人,接父母过去住或者看孩子,矛盾总是不断,也都是一些小事,但也总是看问题的角度和标准不一样了,与父母似乎产生了不可调和矛盾。我也曾这样,每年过年回老家,在一些个人问题上,总是还会和父母吵。但争吵完就会后、自责。
现在我明白父母在那样一个小农村,没有见识过外面的世界,周围的环境都是那样的,不能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父母,年代和见识不同,他们把我们教养成这样,付出了那么多努力,不是我们以现在的见识去看待他们捉襟见肘的俗气和粗鄙的。
可是有时候想起来,我有自己的心病,因为妈妈已经永远的离开我,我甚没有机会对他说说自己当年的不懂事和后悔。
大咖的回答解开了我这个多年的心结:那个阶段的我们只是不成熟,与其说我们嫌弃父母,不如说我们嫌弃自己。父母只是“自己”的一部分罢了。我们不自信,价值观也混乱,见了一点世面但是见得不够多,处于“自我否定”期。
我们嫌弃自己,不欣赏自己的性格、容貌或其他,也嫌弃父母,把父母当成不堪忍受的一部分,是我们不够成熟。
想起知乎上关于见识的高赞回答:很多事情没有对错,只是不同。
真正的成熟是,能接收自己的不完美,并且自信,就能理解父母,接纳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