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晁错之错

晁错之错

作者: 律由 | 来源:发表于2019-11-28 20:17 被阅读0次

    如果从一个儒生的视角看,晁错是一个拥有着很多极佳的道德品质的人。而显然,晁错也正是通过一名儒生的角度去看待自己,而这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用善恶去看待事物,而晁错的死很大程度上也因为他的行事风格,采取了善恶的标准。

    毫无疑问,晁错是个忠心耿耿,而又深谋远虑的人。他死于“削藩”之策,但是,“削藩”一事并没有做错。汉朝初期,郡县制和封建制共存,本来就是一个政治妥协的结果。这种“一国两制”,谈不上高明,实则为无奈之举。封建制完全向郡县制过渡,是历史的大潮流,而在制度转化的过程中,就必然为触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削藩”则必然乱。

    晁错错在其只知“削藩”一事要做和为什么做,但是不知如何做,或者现今能不能做。晁错是一个分析该不该做,为什么要做的能手,其才华横溢。在分析秦始皇的戍边政策,以及解决边防守军问题的时候,非常地精准深刻。并且,他的解决方针,对于当时的汉朝也是富有建设意义的。首先,汉朝国内过得不好的民众,本身就是不稳定因素,鼓励其到边疆开垦,政府再给予支持。使得民众至少还有一线希望,为自己谋取更加美好的明天。其次,边防的危害在当时也确实急于解决。晁错提出的策略,富有建设性,同时解决边防问题也是朝内的共识,因此,得以实施。

    但是,晁错也仅仅是“碰巧”了一次,提出了该做的建议。

    “削藩”一事,是在天下在表面上一片太平的时候做出。而在大家都认为天下太平一片祥和的情况下,挑起一场风波是要担当极大的风险的。晁错作为政治家,显然没有思考这件事该怎么做,甚至对于做了之后的风险也没有一个具体的分析。易先生说的“道理归道理,事情归事情,建议归建议,决策归决策,不能混为一谈。”这句话对于政治家在行事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都囊括了。归根结底,一个问题即使知道应该解决,但是什么时候解决,才是体现一个政治家水平的关键。晚了不行,不管三七二十一,早了就更不行。因此,时机上,晁错并没有把握好。

    那么晁错到底还是为了皇上好,那么为何汉景帝和群臣默契地决定将其杀死?在于他的性格,所谓无私者无畏。他太过于无所畏惧了,是他显得咄咄逼人,再加上他的早期仕途的成功,也使得他有那么点高傲。他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太过草率。由于他一上任后,大刀阔斧地改革,虽然他的改革很多都是为了国家,但是却忽略了大多数人是很难接受太快的变化的。晁错一错在没有与群臣商量,二则错在用善恶去看待他人,认为自己是为了国家,而别人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因此,无论在行为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和他人筑起了一道墙。

    而晁错的最昏的招数,在于吴楚之乱爆发后,希望皇帝御驾亲征,而自己留守京城。这把皇帝置于危险的境地,无疑将皇帝也放在了自己的对立面。

    回头看,晁错又何尝不是个自私的人呢?他的无私是建立在为了实现自己的为国强大的个人抱负上,却忽略了他人的感受。而实际上,国家只是一个概念,国家同样也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又何尝能够报国?晁错虽然对国家的政策看法上深谋远虑,但是对自己的前程,对自己的家人,却缺乏这种深谋远虑,那么他又是否真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

    不是。晁错仅仅是一个读书人,一个书呆子。所以他只会为了概念而奋斗,只会为了自己而奋斗。这样的人,能用,也非常的需要。但是,汉景帝显然用错了地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晁错之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hi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