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张校长——一个数学老师的宋词赏析,不得不再次佩服她那惊人的口才!
不必说她那典雅的画图的选配,不必说她那一出口就引人入胜的开场白,不必说她那条理清晰的赏读,不必说她那端庄大方的台风,不必说她那行云如水般的讲解语,也不必说她那似水柔情的流淌,单是她那一身词人范儿,就把我们所有在场的听者给迷倒了,我们陶醉其中!我们徜徉在诗词世界中!我们享受着视觉的,听觉的盛宴!个个成了美女校长的粉红粉红的粉丝!
课后,我余犹未尽。我再来回顾宋代贺铸的《青玉案》:
“那女子脚步轻盈却不向横塘路上走过来。只能目送她的背影渐渐远去。她的青春年华将和谁一起度过?也许是在月台上、花谢中,也许是在彩窗旁、朱门里,这只有春知道。
彩云轻盈地飘浮,长着香草的水边已被暮色笼罩,我只有用笔叙写思念的牵肠挂肚的词句。要问我的闲愁有多少,有多深?就像那遍地笼着烟气的小草,满城飞舞的柳絮,梅子黄时的毛毛雨。”
我有了如下的理解,现在分享给大家。
词的上阕写“情”,“目送”,写出了过程,写出了持续性,写出了凝神关照。“芳尘去”,心上人去了,这里是一幅图画,一双凝神的眼睛,一个静止的空间——空镜头,突然变成来了一个空间和时间的转换,到了另一种情境之中。“月台花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一个设想,是一个想象的跳跃:也许是在月台上、花谢中,也许是在彩窗旁、朱门里,总之,不是和诗的主体“共度”锦瑟华年。这里是用图画代替抒情,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拿手好戏。如果直说:为何不与我共度锦瑟华年,而让我单相思?就没有诗意可言了。
且看这里的情致,则是微妙的,潜在的,钟情而不可得。
词的下阕写“愁”。“断肠”,内心的情致达到了极端,内心的积累已经饱和了,“恋情”已经到了临界点,而转化为“问愁”:热切的恋情都集中在三个视觉意象上。严格说来,这里的视觉意象已经远远超过了感觉乃至知觉,而是饱含着情感和思维了。诗的感觉是想象的,假定的,虚拟的。诗中的形象不是客观的,真的,而是主观的,假定的。分析的时候,要抓住真与假的差异,也即真与假的矛盾。明明闲愁不是烟草、不是风絮,不是黄时雨,却说是“烟草”,是“风絮”,是“黄时雨”。为什么用“烟草”,“风絮”和“黄时雨”来假定?是为了美化、诗化,表达诗人微妙的感情。这里是把一种心灵综合的“愁绪”化作有三个意象组合起来的图画:其生动之处在于视觉的鲜明性,三个意象是有机统一的,完形趋向非常强。这与李煜的:“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样,也是,把愁绪化为一幅图画。(把心境化为画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法门。)
以上,与大家分享了我读《青玉案》的感悟。希望大家都来分享各自的阅读感悟。真正把我们的读书会做得更好点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