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地,学历光环会在踏入职场三至五年后渐渐消失,而那些成功的经理人,往往都是最能够掌握职场伦理与工作态度的人才。
但是对大部分的人来说,好的工作态度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因为每个人对工作态度的定义不太一样,甚至包括不同国籍公司、不同的企业主,对好的工作态度的定义也不一样。
职场伦理亦如是,每家公司都有自己所定义或强调的企业文化与职场伦理。一个新鲜人进入职场要能够发光发热,一定要能够掌握符合公司定义的职场伦理以及公司所期望的工作态度,这两大基石缺一不可。
工作态度的正确观念
在企业眼中,人才的「工作态度」和「专业能力」到底何者比较重要?这类问题总是不断拿出来被讨论,可以确定的是:两者缺一不可。
正确的工作态度指的是符合公司的文化和企业价值观,而不同的公司有不同领导人、主管、团队,塑造出不同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新人刚进入公司,务必要仔细观察周遭,了解所属企业的文化,让自己适应新环境。
举例来说,公司现在有一个主管级的职缺,出现内部升迁的机会,而总经理手上有两位潜力候选人A和B。A是位专业能力80分,工作态度也是80分的员工;B则是拥有100分的专业能力,但只有60分的工作态度。
究竟总经理会选择让哪一位员工升迁呢?答案可能会让你感到有点讶异,企业主一般会选择工作态度较好的那一方。企业主在采用新人或晋升员工的时候,最害怕用到工作价值观和公司格格不入、态度偏差的员工。
显而易见地,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价值观是否与企业一致。新鲜人可能会接着问:「『态度』两个字好抽象,究竟怎样的特质和行为,才算是正确的工作态度呢?」这个问题,在每一间公司里可能会有不同答案。
例如:愿意配合加班就一定等于工作态度良好吗?那可不一定。
有些公司认为员工加班到很晚,让办公室的灯一直亮着,会增加电费,造成公司额外成本;有些公司不鼓励加班,因为若要支付加班费给员工,会提高公司成本;有些公司则认为加班代表工作效率低落或时间管理能力不佳,不能在上班时间内将任务完成等。
由此可见,并非每一间公司都视加班为一种美德。新人刚进公司时,最重要的是多观察、多学习,了解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对公司期望的工作态度、企业文化与价值观有一定了解之后,便进入磨合的阶段,如果刚开始不能适应,便需要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习适应环境,并融入公司的文化当中。然而,许多新鲜人往往连第一步「观察与了解企业文化」都办不到,最终自然会被职场淘汰。
对于企业文化与价值观能够接受它、相信它、认同它,甚至爱上它,自然能乐在工作,每天充满热情、干劲地与公司全体同仁一起努力、奋斗,让公司成为安身立命的第二个家。
请问到底该不该加班?
案例──
很多人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工作做完了,下班时间也到了,是不是可以准时下班呢?」
Jessica说:「既然工作责任完成了,下班时间也到了,当然可以准时下班。如果该做的业绩也到了,那更可以放心准时回家。」
Molly说:「虽然工作做完了,我还是会假装继续忙碌一下,稍微拖个30分钟,对于其他还在加班的同事比较不会不好意思。」
Andy说:「如果主管已经下班,我就会跟着离开办公室;如果主管还没走,我就再多待一下。」
Joe说:「我会主动询问主管,有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或是比较紧急需要尽快处理。如果没有特别状况要忙,就跟大家说声『辛苦了,我先回去了』。」
Ginnie说:「我刚到新公司,发现虽然公司明文规定是9点上班,6点下班,但主管总是会提早30分钟进公司,且几乎每天都会加班1小时。我还观察到其他部门同事,也都会提早进办公室,且大家都会等主管下班之后才离开办公室。我想我应该尽量向主管及同事学习,上下班作息一致也比较能融入大家。」
解析──
表面上,每间公司都有明文规定上下班时间,然而各自其实又有着不成文的隐性规定,内部各有不同的文化和习惯。凡是进入新公司或是新部门,务必要仔细观察、了解公司的上下班时间文化,切勿擅作主张,或行事风格太过自我,与周遭同事格格不入。
以上究竟哪一个是最佳做法?答案依公司文化而异,每一种都可能是对的。其中,Ginnie身为新人,能够观察周遭,并调整自己去适应组织文化,是非常聪明的做法。例如:假设主管通常都会提早20分钟到公司,新人若能学习主管提早到公司的习惯,就会令主管十分印象深刻。
再举一例,假设新人去外面参加讲座或教育训练,下课时间是五点,还没到表定的下班时间六点;或者从国外出差回国,抵达机场的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请问这样的情况下,是否该回公司?
有些人会直接回家,不回公司;有些人会选择比较折衷的做法,打电话向主管询问:「现在已经下课了,是否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回去?如果没有的话我就直接回家了,可以吗?」主管心里会为你尊重公司与尊重主管的态度而加分。
加班与否也牵涉到责任制的观念,站在企业的角度可能会认为员工没办法在限定的时间内及时完成工作,可能是因为动作太慢、经验不足或是能力不够。
员工应该对工作负起责任,即使加班也要尽速完成任务,不另给加班费或补假。站在员工的角度来看则刚好相反,会认为加班是因为工作量太过繁重,而非因为能力不足或效率低落。新人进入公司,务必要掌握公司对于加班的看法是什么。
此外,新进员工可以去了解公司是否有加班费、加班时间换休(补休假)、交通津贴、伙食津贴等。有些公司加班超过某个时间(如:晚上9点或10点),就会提供交通津贴来补助员工回家的出租车费,有些则会提供伙食津贴等,然而各单位的加班规定和制度,仍得看公司主管管理风格而定。
那么,如果前天加班、跟客户应酬到凌晨,隔天早上是否可以晚一点进公司呢?周间下班后或周六、周日参加公司安排的教育训练课程,算是一种加班吗?这些问题的答案,依不同企业文化而大异其趣。唯有去学习、接受并且融入所属的团体和适应企业文化,才能真正乐在工作。
察言观色,勿踩地雷
案例──
Jason很喜欢和同事分享时事,每当有什么职场新闻发布出来,时常会主动发送Email给所有同事。
有一次,他发送了有关某公司员工超时工作,最后导致过劳死的新闻给全体同仁;年终时还热心分享了几则应景的新闻,内容为某公司尾牙提供汽车大奖、某大企业今年要发六~十二个月的年终奖金给全体员工等等。
过了不久,Jason的主管面色凝重地要跟Jason约谈,而Jason仍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事……。
解析──
Jason在公司散播某企业员工过劳死的消息,主管可能会认为他在指桑骂槐,借机抱怨公司制度,引起其他员工不必要的恐慌。
而转寄其他公司的年终奖金发多少个月或抽什么大奖的消息,虽然看似无害,但是主管可能会以为Jason是在拐弯抹角地抱怨公司发的奖金太少,甚至有间接鼓励同仁跳槽之嫌。
因此,在职场上应该尽量避免跟公司同仁分享有负面情绪的文章、或可能带有影射的新闻消息。其实同事之间私底下偶尔分享资讯无伤大雅,但若经常分享又不小心被看到,可能就会为自己带来麻烦。
这个例子同时也提醒新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不要只是单纯想到事情的表面,而要试着从公司、企业的角度思考,为了顾全大局,必须要学习想得更深远、更周全。尤其要注意的是有很多公司会禁止员工发送任何与工作无关的讯息给同仁。
公司给予的Email是布达公事相关讯息的正式管道,如果是有必要传达给全体同仁的正面讯息,通常会由负责单位进行与全公司的沟通。
resource from 【Cheer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