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蛛丝马迹

蛛丝马迹

作者: 康康2022 | 来源:发表于2022-08-02 23:14 被阅读0次

    此刻我的眼睛生疼,全怪毛姆的小说《面纱》写得太精彩,如同3M胶一样,手一接触便扯不下来,这就是一本好小说的魔力,心里好生羡慕,同时我也在想,他们是如何练就这身本领呢?最近的阅读中,我找到些蛛丝马迹,今天抽时间梳理如下。

    1 天才来自于勤奋

    这句话因被人说得太多,传得太广,已经失去了新意甚至麻木,即使提起,心里也没能产生应有的震撼。

    在萧红的好友聂绀弩在《回忆我和萧红的一次谈话》一文中写到他们之间的一场谈话,聂说:“萧红,你是才女,如果去应武则天皇上的考试,肯定能考很好,不是第一名,也是前十名之内”,萧红笑说自己是《红楼梦》里面的傻丫头。

    聂不解,萧继续说道:“你说我是才女,也有人说我是天才的,似乎要我自己也相信我是天才之类。我不是说我毫无天禀,但以为我对什么不学而能,写文章提笔就挥,那却大错。我是像《红楼梦》里的香菱学诗,在梦里也做诗一样,也是在梦里写文章来的,不过没有向人说过,人家也不知道罢了。”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别人的文章洋洋洒洒,行云流水,想到自己写得那么痛苦与煎熬,不免灰心泄气,其实所有的好小说,好文章的背面是无数的学习和刻意训练。

    2 阅读

    写作之初,常听人说阅读的重要性,常常在想,阅读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还是成功人士爬上云端后的自我标榜?这一点,我也在最近的阅读中找到佐证。

    其一,是在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中写到鲁迅家的藏书室,“挨着卧室的后楼里边,完全是书了……地板遮盖得太小了,几乎没有了”,萧红惊讶鲁迅居然对女人的装衣打扮也说得头头是道,问许广平是如何知道的,许说看书,“周先生什么书都看的”。

    其二,茅盾文学获得者徐则臣在一次写作访谈中讲到他的广泛阅读,他读书不是论本,是论架,图书馆几架子小说从编号A一直读到编号Z才放手。

    他强调读书要“读开”,我的理解所谓读开,一方面是不拘泥于哪一类书或哪个作家的书,而且量要足够大;另一方面读书不能仅局限于某一本书,要善于找到每本书之间的联系,书本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作者的作品之间的联系,同时代作者作品之间的联系,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等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其三,在毛姆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里提到《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丁,她在临终之际曾托人带话给同样喜欢写作的侄女,给出她的忠告。

    她说12岁到16岁这段时间多读少写,16岁以后再开始创作是个更好的选择。简·奥斯丁的忠告,给到我们启发:文学的熏陶要趁早,越早越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先不着急写,先看别人怎么写,看得多了,自己自然就知道怎么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蛛丝马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ge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