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这篇“如何与孩子的梦想对话(二)”之前,最好先读一下前篇“如何与孩子的梦想对话(一)”)
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在动物园的一个围栏里,圈养着一对袋鼠母子。它们整天在围栏里吃吃喝喝、蹦蹦跳跳,别提有多开心了。有一天,袋鼠儿子对妈妈说:“妈妈,我们能不能到围栏外面去玩呀?”袋鼠妈妈说:“孩子呀,围栏这么高,我们出不去呀。”袋鼠儿子说:“妈妈,我发现那边的角落里破了个大洞,我们可以从那个洞钻出去。”袋鼠妈妈朝那边一看,果然有一个大洞。于是,当天晚上,袋鼠母子就从那个洞钻出围栏。第二天,饲养员发现袋鼠不见了,她知道如果袋鼠不见了,对动物园有损失,还会连累自己扣工资。于是,她立刻报告了园长。园长听说袋鼠不见了,马上集合所有的工作人员满园子到处寻找。终于在动物园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袋鼠母子,然后抓起来关回围栏里。
园长非常生气,对工作人呵斥,“你们是怎么看管袋鼠的,袋鼠两只腿那么强壮,能跳那么高,还不把围栏建得高一点。”
到了晚上,袋鼠儿子又问妈妈:“今天,我们还可以到外面去玩吗?外面好好玩呀”,妈妈说,当然可以了。于是,袋鼠母子又从那个洞钻出来,跑到外面玩去了。
第二天,饲养员发现袋鼠又不在围栏里,马上报告给园长。园长听说袋鼠又跑出去了,气不打一处来,发动工作人员把去找袋鼠。几十个工作人员找了半天,在动物园的另一个角落发现了正玩得开心的袋鼠母子俩。几人合力,才把袋鼠抓住,关回围栏。园长气急败坏,“我都告诉你们了,袋鼠两只强壮的后腿跳得很高,还不赶快把围栏修得更高,让它跳不出来。”
围栏里,袋鼠儿子惊奇的问妈妈:“这些人在干什么呀?”妈妈回答说:“他们不知道我们出去是从那个洞钻出去的,只要他们没发现那个洞,他们就会一直把围栏修到天上去的”。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那个园长,我们告诉孩子要多读课外书,孩子就不想读;告诉孩子上课要认真,孩子还是不认真;告诉孩子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孩子还是不想写作业;告诉孩子不要玩手机,孩子还是经常玩手机。教育孩子,我们似乎没抓到点子上,没看到孩子问题背后的根源所在。
孩子问题背后的根源是什么?有户刚结婚不久的小两口住在山脚下的别墅里,某天晚上,夫妻俩突然听到婴儿房里传出哇哇的哭声。赶紧跑进去一看,发现房间里很多蚊子,原来婴儿是被蚊子叮醒了。于是夫妻俩用喷雾、用手拍等方式开始灭蚊。可是,接连好几天,婴儿每天都被蚊子叮醒,夫妻俩经常拍得满手掌都是蚊子的尸体和血迹。
到了周末,妻子对丈夫说:“老公,今天休息,你去检查一下看,儿子房间怎么会有那么多蚊子”。当丈夫推开窗户往墙角一看,发现一个水坑,水里蚊子幼虫在扭啊扭。原来这就是产生蚊子的根源,丈夫拿来工具,用泥土填满水坑,然后撒上石灰粉消灭虫卵和幼虫。之后,蚊子就逐渐少去,孩子也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这些蚊子就好比是孩子的缺点、小毛病,如果不找到产生这些缺点、小毛病背后的根源,又怎么消灭缺点、小毛病呢?就像拍蚊子一下,如果不除掉产生蚊子的根源,拍到何时是尽头呢?我们今天矫正了孩子的这个问题,明天又出现了其他问题;改正了这个缺点,又冒出其他缺点;和孩子天天斗智斗勇,何时方休?
细细想来,根源有二,从父母和孩子两头找根源。父母这头,是因为父母根本就不懂教育,不懂如何引导孩子;孩子这头,是因为孩子没有目标和追求,对自身要求也不高。孩子自身如果有目标有追求,对自身高要求高标准,不怕困难,积极探索,是可以改掉大部分缺点的。
但是,再细细思考一下,真正的根源应该还是父母不懂教育,不懂如何引导孩子。李嘉诚说,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而要把孩子教育成功,就要适当懂点教育学、心理学等,毕竟教育也是一门艺术。
要想引导好孩子,首先要帮助孩子确定目标,目标可以经常变,但是不能没有。我们知道,普罗大众,芸芸众生,有多少人错把陈醋当成墨,写进人生全是酸。既然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那么人活着一辈子到底在追求什么?其实,每个人的追求无非是成功、幸福和快乐。每个人的人生,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家庭,还属于社会和国家。当我们属于自己时,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快乐,离苦得乐是每个人的共性;当我们属于家庭时,我们希望能给家庭带来幸福;当我们属于社会和国家时,我们踔厉奋发追求事业上的成功,给社会和国家创造价值,并获得回报,这也是人生的立足之道。
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了人生的终究目标就是获得成功、幸福和快乐,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如何帮助孩子获得成功、幸福和快乐?就好比射箭,箭靶中心的10环就是成功、幸福和快乐,孩子就好比是手里的箭,我们要如何帮助孩子射箭靶中心的10环?要想射中10环,前提条件是先瞄准10环。如果一个妈妈这样跟孩子对话,孩子问:“妈妈,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呀?”妈妈说:“你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大学,毕业之后才能找到好工作有高收入,才能买房买车。”显然“找工作”并不是箭靶中心的10环,引导孩子确立更高的目标和追求,用更高的标准走人生。正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给孩子设定10环的目标,即使不能射中10环,射中8、9环也是好的。如果瞄准8、9环的目标射,说不定箭就脱靶了。
有一种比赛,很好的映射了人生的一辈子,就是冰壶比赛。运动员手握冰壶,从起点助跑,到了起跑线放开冰壶,冰壶继续向前滑行,进入终点的得分区就可以高分赢得胜利。父母就是那个运动员,手里握着孩子这个冰壶,一直帮助他走到大学毕业。从走出校门那一刻开始,父母放开手,以后要靠他自己走向人生的终点,要靠自己获得人生的成功、幸福和快乐。
其实,握着孩子手的人,除了父母之外,还有老师以及爷爷奶奶等长辈。但是不管有多少人助力他走到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后终究还是要靠他自己的。现在,我们的孩子还小,就像握在手里的冰壶,才刚刚开始助跑,还需要我们帮孩子确定方向。有些父母引导孩子,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大学,毕业之后才能有好工作。等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随着自我独立意识的形成以及不够成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他发现社会上有很多人没有考上大学,也照样有好工作和高收入,他突然觉得父母的思想太老土了。于是处在叛逆期的他,思想观念上就开始不想好好读书了。这就是不懂引导可能给孩子带来的风险。
大学只是人生要经过的一个中点,不是人生的终点,人生的终点应该是成功、幸福和快乐。大学终点论,关注的是考大学,好成绩好大学;人生终点论,关注的是走人生,好素质好人生。告诉孩子,你将来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所以当下就一定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练就更多的本领,考上大学只是你的起点。
如何与孩子的梦想对话,用欣赏和肯定的语气跟他对话,同时给他建立更高的标准和更高的追求目标,让孩子充满激情与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