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焦虑、恐慌真没什么用。不如,静下心来武装自己,为疫情后的社会变革做足准备吧!
以下观点,来自今天得到刘润老师的视频直播,文字版简要整理,作为个人学习的复盘记录,也分享给更多的人,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所有的历史,都是“未来史”!现在遇到的困境,回看世界历史、中国历史,都可以找到应对的逻辑和方法,也就是刘润老师在商业洞察力提到的公式:系统=要素*关系。
109年前,这则奔向南极的故事,让世界记住了“准足准备”的重要性。两个团队都去到了南极,结果呢?阿蒙森团队平安归来,斯科特团队却永远留在了南极。阿蒙森回忆说,准备,从思想开始!胜利,在等待着一切准备就绪的人。
17年前SARS疫情,面对挑战,某些企业积极应对危机,处理好了"要素"和"关系"的问题,成功度过了难关,一举成为行业佼佼者。
餐饮业,当时歇业率70%,一家9岁的火锅店,有人提出说,客人没法到店吃火锅,那么我们就送火锅上门。这家店就是海底捞(要素),通过外卖(关系)的形式,度过了难关,赢得了市场。
旅游业,当时增速从最开始11.9%,一路跌落到0.91%,可以说是非常惨淡。一家4岁的旅行网站,决定让员工上半天班,拿60%的工资,但是不裁员,成功度过了难关。这家旅游网站就是携程(要素),通过半天班+60%工资+不裁员+报复性增长(关系)迎来了逆袭。
零售业,中关村有一家5岁的线下实体店,就卖光碟的,21天亏了800多万,团队思考出路,决定通过线上售卖,买1送1、买2送1等形式,快速扭转了市场。这家店就是京东(要素),通过线上化(关系),成功度过了危机。
2020疫情面前,如何通过发现社会大系统的结构性改革,提前做足准备,把握时代的机遇呢?中小型企业,又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呢?经与李丰等老师讨论,得出以下四大趋势,但不限于以下所列趋势。
一是及时行乐。疫情期间,大家待在家里憋坏了,足不出户。没车的,发现买个菜都很困难。好久没跟朋友见面了,娱乐、旅游,原本计划好的,也都被搁置了。
所以,正如有人说的,疫情过后,一定要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买车、娱乐、旅行等等相关行业,势必都会迎来爆发性的增长。
二是忧患意识。经历过这次疫情,很多人都发圈说,2020年的目标就是活着。对于生命和健康的意识更加强烈。所以,保险、健康、人力资源外包等领域,大家都会有更加强烈的意识。
比如,健康行业里,减肥、诊疗、检测、在家健身等等,都会变得更加习以为常,也就会有很多市场需求和机会。
三是刚需压后。春节回家,少有能团圆的。原本计划1-2月份结婚的,也都被耽搁了。家具、装修行业,也都顺延搁置。
所以,疫情过后,社交、婚庆、装修、家具等方面,势必都会迎来报复性的增长。节点根据行业不同,要么在五一,要么到十一。
四是不逆转变。很多行业,线上化已不可被替代,即便疫情过后,线上市场依然会占据很大的空间和份额。
比如,我们感受最直接的线上办公、在线医疗、线上教育,以及分级诊疗等等行业,现已变得日趋迅猛。而对餐饮行业来说,通过餐厅、净菜、外卖等形式,都会变得更加的习以为常。
所有伟大的机会,都源自巨大的结构性改变。经济一定会复苏,但不是原路返回。而且,通过这次社会系统的结构性改变,最终会形成人群的重新分配。
劳动者很难抓住社会的红利,中奖者也只会抓住生产口罩等这种特殊时期的利润,套利者不过是红利里面来回跑,实际上赚不了什么钱。
只有取势者,才能在红利来临之前,提前建立起个人或团队的护城河,抓住时代趋势,真正赢得社会变革的机遇。
最后,预祝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迎来春天,享受夏天,收获秋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