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窗小札(64)

作者: 雁韧 | 来源:发表于2020-07-27 21:55 被阅读0次
    作者年轻时常常在这条路上行走,徜徉。雁韧摄

    1.

    我有时候会想,毎读一本书,都会给予我的人生,某一点的启示,能让我作出某方面的思考和判断,这就很好。往日读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杨绛散文》,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就是如此。

    我记得非常清楚,2016年5月25日凌晨,著名作家杨绛先生谢世。

    她走了。她的精神还在,她的文学作品,她的手迹和手稿,就是她生命的轨迹和延续。

    钱钟书先生、杨绛先生和他们的女儿钱瑷,都走了。留在这世上的,是他们的著作,书画,这是他们仨生命历程中的痕迹。

    凡喜欢读书做学问的人,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在历史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时空里,曾经有过一个三口之家,他们的生活很简朴,日子过得很平淡,除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他们最大的兴趣,就是研究学问,写作或教学。

    华夏子孙多才俊,一代代人以治学的兴趣,深厚的涵养,酝酿著述,挥笔成文,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他们的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代的读者。

    2.

    习字一纸,留下思绪。读书治学,贵在坚持。写作著述,莫不如此。

    动笔写字,必须认真。欲速不达,力戒图快。字若潦草,误人误己。一丝不苟,务必严谨。字迹清楚,纸面整洁,切莫胡乱涂鸦。

    为保持稿子整洁,凡是动笔,每一个字都要认真写好。字是门楼书是屋,你有多少学问,涵养功夫,人家从你的字里行间,就能看出。字如其人,写字认真的人,做人做事都会认真一点。

    你读过多少书,有什么学历,是不是真有文化,人家无从知道。可是,你的诗文一旦发出,被人看过,人家就可以猜中几分了。

    学问是学来的,不是吹出来的。人要自信,却不能过于自负。千万别以为自己有了高学历,便自以为才高八斗,可以傲视民间那些没有机会进高等学府深造过的读书人了。

    实际上,知识包罗万象。知识,不单单是教科书上的知识。天底下还有许许多多杂书,或许未曾经你读。

    无论怎么说,来自教科上的知识,它毕竟系统一些,有条理一些,然而它也必有它的局限性。教科书上的知识,惟有与实践相结合,在生产活动和实生活中加以应用,它才会逐渐变活。

    自古以来,凡有涵养,有真学问的人,总是比较沉稳,笃定,淡然,能够虚怀若谷,宛如海纳百川,任凭吞吐。而那没有真学问者,才会浮躁烦恼,急功近利,贪图虚名。

    作者札记手稿。 作者札记手稿。 作者札记手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榕窗小札(6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cq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