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老同学那里买了一些酱板鸭,虎皮鸡爪之类的熟食,跨越千里而来的家乡美味着实满足了贪婪又挑剔的味蕾,对家乡的眷念便又少了一分。
鲁迅在《社戏》里说再也没吃到比那晚味道更好的豆子了,当晚豆子的味道不仅仅是豆子本身的味道。其回味无穷,一方面生理上确实是饿了,妈妈总说如果真的饿了,石头也能吃得下去,所以豆子的原汁原味已让人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心理上的愉悦更是赋予了豆子不一样的味道,鲁迅先生更为怀念的便是和小伙伴们结伴看社戏时玩耍偷豆的乐趣,至于豆子与社戏本身,已经不重要了,三十年前与三十年后的豆子毫无二致,其不同皆因所情所景的不同罢了。
现在家乡已在千里之外,可我并没有鲁迅先生那样的家乡之情,大概只是因为家乡并没有那么多想念的人。我所想念的仅仅只是那方水土与家乡美味,这些满足起来也并不太难。
在鲁迅先生的文章里,有家乡性格鲜明的邻居朋友,有丰富有趣的各种小动物,有各色各样的奇花异草……最重要的是鲁迅先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在我的印象里,家乡是梅雨时节阴雨绵绵下绵延不断的山脉,泥泞小路上裤腿上满是黄泥的忙于春耕的人们,夏日午后心烦的蝉鸣,秋收时节大人忙碌的身影,寒冬里冒着雨夹雪上下学的窘迫……
我何时发现过家乡的美?一直想要的其实只是逃离。逃离大人喋喋不休的埋怨唠叨,逃离切身体会下不公的待遇,逃离那让人压抑的环境……
记忆里的美好全在学校里与同学朋友间的嬉戏打闹,每每看鲁迅先生的文章,我总不自觉的在脑海搜寻对家乡的记忆,遗憾的是除了那些不愉快其余大多是一片空白,好似白白浪费了在乡下长大的美好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