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这几个月,我重新阅读了很多之前看过的书:《活着》、《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等等之前没有细读的作品。前人曾言:每次阅读《红楼梦》,都会有一种别致的感情,每个年龄段阅读红楼梦也会对生活有着他样的感觉。同样我这几个月也对这几本书有了其他的看法:我不再认为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是一本小黄书、也不再认为《活着》是向人展示一个悲惨的世界。
《活着》是余华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主人公富贵悲惨的一生。书中的富贵本是一个地主少爷,但是嗜赌成性,输光了所有的家产,从一个少爷变成了一个贫农(我这里不是在骂农民啊)。对富贵心灰意冷的家珍也带着儿女回到了娘家,一次富贵在给生病的母亲买药的途中被国民党部队抓去当壮丁,后来被共产党所俘虏,释放后回到了家乡,却发现“物是人非事事休”--病重的老母亲去世了,妻子家珍虽然回来了,女儿却成了聋哑人。本以为作者将富贵的悲惨命运写完了,按照一般的名著来说:女儿嫁了一个好人家,全家也团聚了,儿子也在茁壮成长。谁承想:女儿在生苦根的时候,难产大出血死亡;儿子给人输血死亡;妻子也因为软骨病撒手人寰;女婿喜儿也在工地上被水泥板夹到了,离开了;最难以接受的是,对生命还没有认知的外孙苦根,也被豆子噎死了...小说的最后,富贵将亲人一个个埋葬,独自牵着一条老黄牛在黄昏中渐行渐远。
小说《活着》重点描述了人的一生,作者让主角富贵先过着拥有一切但是找不到生活意义而痛苦的活着,同时让他失去一切只和回忆陪伴自己而孤独的活着。
余先生在中文的自序中是这么写道:“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在我看来,对于同一本书 每个读者能读出一万种情愫,这是书给予人的魅力。但是作者写书的初衷却只有一种。这一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创作《活着》的时候想表达出的那种信念。当然 我是这样解读的: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悲痛”,如果我们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去承受活着忍受那些带给我们“悲痛”的事物时,或许就能找到人生的真谛。
中国古代一句俗话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为:福祸是可以相互逆转的。但是我在这里却认为是:福祸相随。我们都知道,人这一辈子是不可能一辈子快乐的,也不可能天天痛苦。正如冰心先生曾经说过:“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诚如前人所言,我们总是会在快乐的时候去感谢生命,在痛苦的时候去埋怨命运不公、时运不济。但一个人的成长并不是要能在快乐中去感谢生命,更需要的是在逆境中去忍受痛苦、顺从痛苦 从而在痛苦中去感悟出生命的真谛。等到你能真正的做到在悲痛中寻找到快乐,那样你就会觉得人间处处是天堂了。
余华先生通过活着这本书向我们传递:该如何活着。现今生活条件转好了之后,人们开始害怕死亡,害怕痛苦。往往我们在遇到痛苦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就是想到如何去逃避,更不用谈及去承载痛苦和忍受痛苦。我曾听老人讲过上世纪自然灾害的三年,一群人为了活着,挖完了草皮、树根,甚至是难以下咽的黄土,只为苟活。他们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活着,或许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便是一天痛苦的开始,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在与生命做抗争。难道他们真的就不害怕痛苦和死亡吗?我想他们或许是找到了生命给予我们的意义--活着。
结合我的经历,其实我很想说点什么:
很多时候,远离亲人远离朋友的日子,感觉幸福一下子远行,孤独与寂寞,伤心与难过,许许多多的想法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袭来,有过快乐的忧伤,也有忧伤的绝望,扬起的嘴角,是那么坚强,没有泪水没有过多的话语,只有心痛。一个人的坚强,那种超负荷的难捱只有自己才能体会。然后所有的悲观在遭遇到富贵时变得一文不值,所有的失落在遇上富贵时变成了有幸。我不是不快乐,而是还没有适应快乐。所以如果有幸我要自己承担安慰有时候捉襟见肘,自己不坚强也要打着坚强,还没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我没有资格难过,我还可以把快乐写的源远流长。
文章最后我已经不知道该写什么了,现在社会浮躁的厉害。有的人甚至为了博得关注,不惜赌上自己的生命、有的人也对他人的生命变得漠视起来、有的人也在遇到一点点挫折之后就开始放弃生命...面对这种社会现状,我真劝他们该好好的看看《活着》这本书。
文章最后,我给那些终日埋怨生活、在痛苦中小心翼翼的人带来一首曾经在课本上学过的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