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很晚了,妈妈已经催了很多次,但俊俊还不想上床睡觉。“晚睡的话,明天就又要晚起了。”妈妈无奈地说。“即使晚起我也没迟到呀。”俊俊一边玩游戏,一边头也不抬地回到。“但你晚起,不是来不及吃早饭了吗?”妈妈还想试图说服俊俊。但是无论妈妈怎么说,俊俊仍然不想睡觉。妈妈只能叹气说:越大越不听话了。
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就是不听,说干了唾沫,最后却只能缴械投降。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呢?
纵然道理再好听,但如果不懂说服的技巧,孩子还是听不进去,更别说配合了。
如果家长想要说服孩子,就要懂说服的技巧。《影响力》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延续社会心理学领域六大原则,写了《说服力》这本书,讲述了说服不能说的秘密。告诉我们说服是一门科学,而非艺术。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多达60种说服的技巧,总有一款适合你。
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名誉教授,影响力及说服力领域的知名专家。他著有《影响力》《细节》等书。其中《说服力》是他的最新力作,欧美主流媒体联合推荐!持续登上欧美、日韩畅销书排行榜! 《说服力》囊括了近六十年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揭示了有效说服他人的方法。正如罗伯特·西奥迪尼在书中所言:“说服力是一门科学,但它时常被当作艺术,这是个谬误。有些人认为自己对说服力一窍不通 ,甚至无法哄小孩子玩玩具。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理解说服力的心理学根源,并且通过运用合理的方法,成为说服力专家。”
由此可见,当家长懂得说服的技巧,就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乖乖配合。在人们不断研究如何科学育儿的今天,各位家长不妨仔细阅读这本书,能给你的教育孩子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下面为大家分享书中的三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想要孩子珍惜什么,就让孩子缺少什么
杜威说:一切需要和欲望都含有缺乏。当人们得知某样东西很稀少并且很难得到时,就越渴望拥有该物品。因此,当你想要对方珍惜某样东西时,就使劲强调该物品的稀缺性和唯一性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想让孩子喜欢和珍惜什么,总是一边不停给,一边跟孩子说要好好珍惜。但往往孩子要么弄坏要么弄丢,总之不重视东西的价值,也不领家长的一片情。显然,家长的这种做法是没有效果的。
想让孩子喜欢和珍惜什么,就不要在这方面给得太多太满,也不能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或惩罚手段,更不要强行要求他接受。而是要适当地剥夺,让他通过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产生珍惜感。同时最最重要的是让他在行事过程中伴有愉快感、成就感和自尊感——这无论在学习还是其它事情上,都是普遍适用的。
比如,如果孩子不喜欢喝豆浆,那么家长就不要强迫孩子硬要喝完,而是适当剥夺她喝豆浆的权利。让她知道不是因为她不要喝才不给她喝,而是因为她浪费豆浆而惩罚她不给她喝。让她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喝,激起她对豆浆失而复得的珍惜感。
家长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守不强迫原则,这样才不会把目标物推到孩子的对立面,引起孩子的厌恶甚至敌对情绪
第二个重点:想要孩子拥有什么样的品质,就先给孩子贴一个这样的标签
最近,“贴标签”一词非常流行,很多育儿作者都在文章中批判“贴标签”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然而,凡事物都有两面性,就看你把“砒霜”当作毒药来使用还是当作治病的药来服用。所以错的不是“贴标签”这一行为,而在于人们使用它的方式。
合理、正义的“标签法”,就是将与孩子自身能力、经历和性格相适应的某一特质、态度、信念等标签标记在他身上,然后对他提出与标签相符的请求。
一项研究发现,当老师告诉孩子们,他们看起来非常重视自己的字好不好看,结果这些孩子真的会花更多的时间练字,而且他们不知道周围有人在观察他们。
因此,家长如果想让孩子拥有勇敢的品质,就在事前给孩子贴上勇敢的标签。比如在打针前,告诉孩子“我记得,你上次打针虽然很疼但是忍住没哭,非常勇敢”。让孩子知道他们已经拥有勇敢的品质,通过进一步强化,从而塑造出他们优良的品行。
第三个重点:想要孩子乖乖做什么事,巧用“因为”这个词
电影《绿野仙踪》有这样一幕电影剧情:小女孩多箩西和她的朋友们,在黄砖路上历尽艰险,就是为了得到奥兹男巫的帮助,因为男巫成功说服了他们,他们相信男巫既仁慈善良又法力无边。小伙伴们一路唱着歌“因为因为因为因为因为/因为他有奇妙力“力量”。
研究表明,当你试图说服他人时,可以多让别人说说理由。在让别人找为我们唱赞歌的理由时,其实是一个很棒的让对方自己说服自己的过程。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不要玩插线板,家长可以反问孩子,让孩子自己说原因。他们可能会说:“插线板有电,会触电,很危险”、“如果用湿的手去摸插线板,会冒黑烟”。在说这些原因的时候,孩子的声音通常会越来越低,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他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说服》这本书告诉我们:当请求者没有说明理由或者理由很牵强时,被请求者的答应概率很低。但是,当请求中的理由合理正当,就会大大提高答应的概率。
因此,如果你想让孩子吃饭、睡觉,那么不要说“现在就来吃饭”或者“马上去睡觉”。而是改成“因为明天要上学,要早起,所以现在要睡觉了”或者“因为如果你现在不吃饭的话,待会就没有力气玩了”。总之,你要给这个行为加上合理的原因。不过,“因为我说了你要这么做”可不是一个好理由。
另外需要注意,对孩子提出的请求不要太大太复杂,一方面如果请求太大,孩子会知难而退;另一方面如果请求太复杂也不符合孩子的思考能力。这两种情况下,说服往往失败。
总结
说服之术因人而异、千变万化,但说服之道就那么几个,包括好感、互惠、社会认同、言行一致等。无论你想说服孩子、家人、同事还是客户,学会并掌握这几个原则能让你的说服力如虎添翼。
好感原则。人会天然地喜欢那些欣赏自己的人。所以想要说服别人,就要先与其交好,至少要让对方觉得自己不是敌人。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别人的优势和闪光点,并找准时机夸对方。这样一来,他会觉得你是一个和善并值得信任的人,在你开口说话的时候,他才会愿意听。
互惠原则。古语有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也说明人们通常会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回报。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这一心理,希望对方做出什么之前,抢先一步展现出自己所期待的行为方式。想要别人做到,自己首先要做到。
社会认同原则。《说服》这本书中讲到:当人们对某种行为摇摆不定时,他们往往倾向于关注周围其他人的做法,以引导自身的行为。因此,当你想说服一个人参加某个活动时,可以暗示他的很多朋友都会参加,这样就会大大增加成功的概率。不过,在使用这一原则时,要注意正面信息中的群体与目标人物的相似度越高,就越具有说服力。比如,你的目标人物是一个老实内向的人,你想说服他参加这个活动,那么你提供的正面信息中的朋友的性格也要与之相似。
言行一致原则。人们通常会遵守自己基于主动、公开、自愿原则作出的承诺。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有一个无须让你过分操心的好成绩。你可以鼓励他为自己的学习制定具体可行的目标和计划,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这样一来,他履行承诺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说服》这本书,与其说是教你如何说服别人的书,不如说是一本教你洞察人性的书。除了前面介绍的几个方法,书中还有很多通用技巧可以运用到家庭教育中。任何一个想要走进孩子内心,成功说服孩子的家长都应该好好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