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海特著。李静瑶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2021年第10本。
非常好的书,听了一遍,看了一遍。说得上“上下数千年,纵横东西方”,更好的是,从哲学角度来研究心理学。作者本科专业是哲学,有哲学打底的研究,果然视角不同。由衷觉得,科学的起始是哲学,科学的尽头也是哲学。
书里的大象指人的感性,骑象人指人的理性。骑象人无法随心所欲、简单粗暴地控制大象,他得通过种种办法引导大象走上他要的方向。同理,人的理性不能简单粗暴地控制感性,在生活中表现为“道理都知道,但做不到”。人的理性谩骂自己的感性也解决不了问题,需要靠理性和感性的相互协调,也就是智慧,才能最大限度解决理性和感性的冲突。
有个错误认识得了纠正。以前总觉得理性才高效、正确,感性就是个trouble,经常干扰人生效率。其实并不是,没有感性,人会疯掉。生活的大部分选择是靠感性来引导的,大到从事什么工作,小到周末去做什么。感性,也就是你喜欢什么,使选择变得简单高效。如果没有了感性这一道过滤器,什么都要靠理性来计算,那么,诸如周末去做什么、晚餐吃什么这类事,就足以让一个人思考到疯掉。大部分时候,只有当感性天平两端相似的时候,才会动用理性来思考。
有一个哲学和社会学问题,书里也做了简洁的探讨,就是康德的义务论和边沁的结果论(功利论
)的对立。如果杀死一个无辜的人可以拯救100条人命,那我们应该杀么?边沁是结果论者,认为应该杀,因为他们决策的目标是追求最大利益。康德认为不能杀,他们认为有道德的人必须尊守道德规范,即使该行为会导致不好的结果。比如,不能杀害无辜是道德原则,即使这么做可以拯救100条人命,也不能违反道德规则。
上述两种哲学方法,发展到今天就是立法和zheng治LI论领域的分歧。BTW,我是一个坚定的程序正义主义者,所以支持康德。
本书的主旨其实是探索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为此作者不仅学习了西方从古希腊到现代的哲学思想,还通读了不少印度特别是中国的古代典籍,比如《论语》《孟子》《道德经》等。作者的结论是,基因和想法对于幸福感最重要,假以时日,人其实能适应一切环境。人的幸福感,只是同自己前不久的生活对比而言。其中一个观点印象非常深刻:在古希腊,美德本身就是一种回馈,具有美德使人成为更有效率、更有吸引力的人。而现代,人们普遍认为,美德是一种牺牲。具有美德,意味着你比别人多失去一些东西。
书里值得一提的观点还有很多,比如从科学的角度研究宗教对于心理的作用等等,也很有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