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吧,赵本山每年都上春晚的那二十几年光阴,东北以及东北人,在辽阔的北方平原里,过着幽默感十足的平静生活。
平静、缓慢、与这个时代渐渐偏离。
没几年,东北因其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以及老工业基地改造进展堪忧的尴尬境况,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老东北人自己倒是没怎么察觉。但,总有些变化让他们猝不及防。
一群年轻人刚过完成人礼,就迫不及待的涌向北上广,去了美容美发、护肤管理会所,网上淘来的小西装套在身上,成为吉姆、艾伦老师。
一群人从二本、专科或者技校毕业,手里拿着并不能发挥任何作用的毕业证,一路向南,发誓不再回来背题考公务员。
还有一群人,本就无牵无挂,也就谈不上背井离乡,他们不再年轻,但热衷漂泊,也随波逐流来到了工厂、工地、服务行业,过上了早出晚归的日子。
东北,像一个疲倦的中年老虎,躺在清凛的深林里,曾经的威风凛凛不再,环顾周围,身边竟没有一个生灵值得托付,只好不动声色,对抗老去的自己。
我们随着故乡一起变老,知晓“老”的意义就是与自我的达成和解,也就释然了很多。
我的舅舅舅妈年轻时候都在工厂里工作,辉煌时期,那真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厂子下面会延伸出学校、医院…等等很多福利待遇,这群人在国家搭建的乌托邦里也曾自信满满的活着,以为岁月静好不过如此。后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大部分人都下岗了,人到中年,还要被迫重新找工作,很多魔幻的事情发生了,有人沦落人间,妻离子散,有人运气好换了营生却发了家。
我们这群小孩,在年少时期目睹了全过程,耳边总是环绕亲属们的沮丧之言,早早的看清生活的本质就是在对抗“不可抗力”中反复被折磨,世上本就没有“长久之计”。长大之后,谈不上逃离东北,只是厌倦了一些陈年气息,既然哪里都不能皈依,也就只问自由,无问东北。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福分。离开故土的人,心总是惶惶然的,即便是走了很多路,见识了人间山河海洋,仍然希望故乡是记忆中的模样,回头望望,我们于故土早已发生不了任何光合作用,它颓态尽显,风光不再,只有那风雪依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