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1日 阴有小雨 星期一
早起:夜晚被蚊子咬醒后历时5分钟与蚊子斗智斗勇,终于消灭蚊子可以睡了。情绪指数:4。
午睡:自己做的饭,再难也要吃下去,吃完睡一觉。情绪指数:6。
晚安:明天出差,要早起。情绪指数:4.1。
日记:爸,我妈去哪了
还记得师姐说过:“没有点问题谁学心理学呀!”本周的课题是亲子关系,让我联想到最初接触心理学就是因为有老师说两性关系不顺利是因为和母亲的关系有问题。带着疑问去参加了很多灵修的课程、家庭排列等课程。也有一些收获。
记得一次静心的时候,当时的课题是与母亲的关系,老师语言引导我们把母亲的形象带到自己的面前,我的眼前出现的是外婆的身影。老师又让回忆与母亲最早的记忆,我竟然啥也想不起来,脑中只有外婆。那一次课程,我留下了泪水,原来,我和母亲之间有距离。
带着想要拉近与母亲之间距离的目的,慢慢的开始接触更多的课程,其中就有心理学。心理学教会我的洞悉自己的原生家庭情结,了解自己的模式的根源在哪里,觉察自己的模式,改变自己。
父母是我们最早也是最持久的支撑,他/她们就在那里。上学的时候,每次回到家总会听见“爸,我妈去哪了”。工作之后也习惯每次跟父亲打电话,然后问母亲在哪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只要父亲一接电话,就会直接把电话给母亲,说:“你跟你妈说”。我开始觉得我好像从来没有拨通过母亲的电话,母亲一直都有自己的电话号码。
成年的我,想要改善和母亲之间的交流方式,该怎么做呢?
课中讲了亲子关系的认知四步:
从医学的角度
1、孩子的问题是孩子,治疗从孩子入手;
从心理学角度有三步
2、孩子的问题是家长的问题,家长的问题是人的问题,是社会化的问题;
3、孩子的问题是家庭的问题,家庭的问题是关系的问题;
4、孩子的问题是成长的问题。
父亲的粘合剂提醒,让我认识到对母亲的疏忽,父亲、母亲和我都没有什么问题,是我们之间的关系有问题了。
著名的三角理论中:最平衡的是等腰三角形,父亲、母亲和我三人彼此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不平衡的时候我们三人任何两方的距离大于另一方,变成了等腰三角形。
可以操作为:
妈,我爸去哪了?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