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归属为莎草科,藨草属。
学名:Schoenoplectus tabernaemontani (C. C. Gmelin) Palla。
多年生草本。匍匐根状茎粗壮,具许多须根。
稈高大,圆柱状,高1-2米,平滑,基部具3-4个叶鞘,鞘长可达38厘米,管状,膜质,最上面一个叶鞘具叶片。
叶片线形,长1.511厘米。
苞片1枚,为稈的延长,直立,钻状,常短于花序,极少数稍长于花序;长侧枝聚繖花序简单或复出,假侧生,具4-13或更多个辐射枝;辐射枝长可达5厘米,一面凸,一面凹,边缘有锯齿。
小穗单生或2-3个簇生于辐射枝顶端,卵形或长圆形,顶端急尖或钝圆,长5-10毫米,宽2-3.5毫米,具多数花。
鳞片椭圆形或宽卵形,顶端稍凹,具短尖,膜质,长约3毫米,棕色或紫褐色,有时基部色淡,背面有铁锈色突起小点,脉1条,边缘具缘毛;下位刚毛6条,等长于小坚果,红棕色,有倒刺;雄蕊3,花药线形,药隔突出;花柱中等长,柱头2,罕3,长于花柱。
小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双凸状,少有三稜形,长约2毫米。
花果期6-9月,
产于我国东北各省、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河北、江苏、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生长在湖边或浅水塘中。也分布于朝鲜、日本,澳洲、南北美洲。在北京有栽培作观赏用;云南一带常取其稈作为编繖蓆子的材料。
(摘自《中国植物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