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就提出:”教育即生活“。对于从事教育工作时间不长的我来说,一时还难以理解。在跌跌撞撞中走过的这几年教师生涯,似乎一直都忙着”搬运知识“很少有能够实践的方面,那离真实的生活就太远了。
本周就只有一天的假期,来不及赶回家,就呆在学校里。趁着这一点点的空档时间,顺便走访一下附近的学生,算是“私访”。重点在从开学到目前,总共经历有两次的烧菜,也想着来一回小小的“美食大检验”,探一探究竟学生们是如何把事物变成美味的。
打着“蹭饭”的旗号,提前和家长做好沟通,只需要为我们提供场地,准备好米饭,剩下的就全由学生们一手操办。本次活动的地点是镇上的梓诺家,偌大的厨房为我们的第一次展示提供了合理的场地,才能一下子容纳这么多的学生。
下午放学后,就近的部门同学留下来帮忙做好班级布置,我就参加班主任例会。原本计划是等我那边会议结束,我们就早点出发去买菜。早早地去菜场逛逛,带着学生们来过“真生活”而非“假日子”。看看在市场中,你是如何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例如,怎么沟通?如何表达?如何观察菜品?如何商议价格等等方面。
未曾想,一忙就忙到了下午5点。猛然间感觉时间来不及了,我就立马调整策略,带着学生们一起逛菜场,再我遇见他们之前,他们已经买了几个小菜。各个都会算计着,不能多买,也不能少了,就连价格也盘算的仔仔细细,这一切在我眼里,都觉得是机会,是成长,是改变。
第一次观察他们如何与老板沟通,结账时如何与老板来讨价还价,仿佛就看到了当年上学时的我,有点胆小,却有渴望尝试。在想干而又不敢干的时候,妈妈刚好需要一个小助手,让我有了更多成长和蜕变的机会。回想那段经历,一直以来都觉得是特别辛苦的时期,今儿,在菜场,却是温暖如初。
逛菜场的时间较短,估计是与我们买菜的目标很明确有关,只买学生们自己会烧的菜,而我只是负责拍照和“蹭食”。出了菜场,学生们开始盘点买菜花费的钱,各个都想着要节约,蔬菜就可以。真是感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太贴切,太过真实。
买完菜就直奔主场,开始准备菜,大家各自分工,每个人领取自己的任务,一顿混乱之后就变得井然有序,大家都非常明确自己要做的事。分工、洗菜、切菜,配菜、炒菜,一系列的过程,不能光靠一个学生,而是需要依赖大家的通力合作。
时不时遇上一点小问题,请教在一旁的妈妈和奶奶。她们有着丰富的厨艺,能变出可口的菜。有了大神的助力,烧菜只是技术的问题了。一次一次的沟通和交流中,能发现其实大家一点都不太熟悉。虽说是在同一个班集体学习,都是同学,可感受上的“合作、团结”少了实践性。
动作比较娴熟的是家合,不论是买菜的分量把控,菜品的搭配,砍价的语言等多方面,她都是比较有自己独自的想法,让我看到了她更多优秀和善于领导的一面。试问:如何让班集体中的优势更突出?只有一个办法,多做,多分享。
前前后后不到2个小时,我们齐心协作,完成了满满的一桌子菜。惊喜来的有些突然,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他们。有展示领导力的家合,有虚心学习的美琪,有带病坚持的可欣,有稳重内向的国涛,有”祥哲牌“凉拌黄瓜,创设了独一无二的秘方,还没有正式上桌,基本已经快啃光了。
具体的不足和优势,来不及细细整理,回头再来补充。走一步又一步的前进,烧一次有一次的进步,恭喜你们为成为更好地自己而迈出的每一步!期待明日的“美食之约”。关键的事是我还把家访一并做了,算不算效率提高啊!
唯美食和运动不可辜负。明儿移动的村庄,正式开始接受检验。该好好休息,调整状态,迎接每一天新的任务和新的生活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