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春娜
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以及育人的重要媒介,生动的语言可以激发兴趣,清晰的语言能够让学生明了的接收信息。11月8日下午,在洪庄杨学校第五期的正面管教研讨会上,我带领老师们学习了正面管教中的正面语言,本次研讨活动由董校长主持,赵校长以及全体教师参加。
我先让老师们头脑风暴出平时常说的带有“不”字的语言,“不要说话,不要吃东西,不要趴在桌子上,不要玩笔,不要粗心,不要说脏话,不要乱跑,不要打架,不要乱动,不要捣乱……”板书员刘老师一一的把这些话写在黑板上,接着我让大家闭上眼睛去倾听这些语言,并觉察大脑中呈现的画面,老师们通过体验恍然大悟:我们的大脑对“不”这个字是本能的过滤掉的,也就是说,当学生听到不要乱跑的时候,大脑接受到的信号是“跑”;当我们告诉学生不要马虎的时候,学生的大脑接受到的信号是“马虎”;当我们反复纠正“璧”字不要把下面的“玉”写成“土”的时候,学生偏偏就记住了“土”。
用什么话来替代这些“不语言”呢?我带大家又一次头脑风暴出可代替的正面语言,“要安静、做题要认真、说话要文明……”。“不语言”让听者很迷茫,不能肯定要做什么;而正面语言更清晰的让学生知道如何做,操作比较简单。在教学中,当我们要给出指示的时候,我们的语言应当创建我们要什么的图像,帮助学生形成有关适当行为的图像会引起适当的行为。
最后董校长鼓励老师们学习后要积极的在班级践行,赵校长对本次研讨活动做了精彩的总结并再次强调了教师语言的艺术以及学习的重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