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阅读《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一书,这部分内容讲的是“研究的主要过程和阶段性任务”。
一、成果的孕育和成型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看到了作者陈大伟老师是一位非常有心的老师。他在与老师和领导交流的过程之中,发现了研究的契机。在《人民教育》的话题之中发现了研究的方向——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评价一堂课?
它的亮点,我觉得在于关于“算不算,算多少”取决于三个要素的思考。
首先是“说”,也就是听课者说了什么和怎么说。其次是“听”,指参与者爱不爱听,想不想听,如何听。再次是“用”,指评课者的意见是否有用,是否能用,以及参与者是否愿意用。
二、成果的检验与完善
作者的观念在一线的校本研修中得到了不断的检验和完善。首先就是老师们对研究的态度发生了实质的改变。因为这种研修形式使教师之间的沟通对话和交流增多,使学校的研究氛围发生了根本改变。
我认为他们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尊重了一线教师,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是以前的一般研究所不具备的。
三、开启观课议课的课程研究
从2007年~2016年。作者在。各个地方进行了试验研究。写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性文章。
四、案例研究和方法推广
作者出版了《教育案例写作与研究》一书,承担过“教育案例的研究与开发”的课题研究。2017年,作者还提出了用观课议课的方法观电影,议电影,并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相关书籍。
以上内容,从四个方面写出了作者的研究过程和阶段性的任务,他的每一步研究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