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时候无意间听到别人一句话:我们应该先体验一把大四。当时也就当做是耳旁风了没放在心上,可能是觉得身边那些大学毕业就能找到工作挺多,顺带想着自己也能找到工作吧!
但是我忽略了一个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别人找的工作是体面的、是符合兴趣的或者下班后的业余时间是可以继续发展自己的兴趣的(下班后还有精力)。那么问题出在哪了呢?
我想起了罗振宇2018的跨年演讲中的一句话:媒体人林默说的一句话,揭穿了我们这代人,我觉得是我今年看到很扎心的一句话:“你在朋友圈里又佛又丧,你在收藏夹里偷偷地积极向上。”
看过他2018跨年演讲的应该都知道,印象笔记的唐毅给过他一组赤裸裸的数据,朋友圈最火的≠收藏量最高的。我感觉我个人以前是在这个佛系的朋友圈里游来游去还挺快活的,当然也有一少部分非佛系的朋友,每每看到他们的动态我会在在自己那看似佛系的朋友圈里扑腾两下,然后又回归那看似快活的水域。
现在想来觉得自己就是那温水里的青蛙。“温水煮青蛙”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一个“水煮青蛙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40摄氏度的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缓慢加热(每分钟上升0.2摄氏度),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反观自己不仅仅是因为朋友圈里的佛系,更多的是因为进入大学以来的松懈,得过且过的心态,没有过早的了解到想要一份舒适的工作,只混过大学是不行的。
以前我对安全感就不敏感最近听到一句话: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现在学历就像一个人的骨架,想要长得好看,只有骨架肯定是不行的。需要你通过自己的一些实践活动、无尽的求知欲来不断充实自己,才会更有竞争力。女主参观哈佛时的感想
现在作为一只大四狗,因为个人原因没有考研,索性就选择了实习。是一家校企合作的单位,校招的时候听了一下还可以吧,来了之后和校招时候的有很大不同,跟别提和想象中的差距了。
室友、工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公司制度、公司文化可以说是跟自己想象中的格格不入(感觉像进了传销)。来之前虽说是有些心理准备吧,但是周围的环境(主要是人)真的太可怕至少对我来说是可怕的,好像就安逸于这样的工作了。公司规定是早九晚六,实际都七点起床,平均八九点才回来,路上挤班车至少需要两小时,回来之后洗漱看会电视或者视频聊个儿天,然后睡觉,这样日复一日。
吐槽归吐槽,我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一是我的危机意识树立的太晚,二是人生目标没有准确的定位,三是眼界太窄,信息利用的不充分,我以为所有的企业都不会接受大二大三的短期实习生。
大四刚开学那会才知道时间的宝贵,目标的重要性。可以说大四的上半学期的几个月才真正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大学(我个人倾向于定义的大学)。每天早起去图书馆,要么备考,要么学学自己喜欢的软件,学学自己喜欢三外,要么去看看名著,要么去准备论文(在图书馆查阅资料那会才知道原来图书馆真的可以因为准备论文而去查阅资料)。困了有时候直接靠在椅子上眯一会还挺管用,以前我一直以为午休至少要1H,所以偶尔还会午休2-3H。现在的体会就是大家熟知的那句话: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然长眠。
所以写在这里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好好珍惜自己的大学生活,即便是逃课你要让他逃的有价值,比如参加面试、比赛、高质量的社交……不过请记住学生时代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不要随波逐流。因为大多数人在变好的道路上都是孤独的,而且独处那时候是你自我增值最快效率最高的时候。
最后推荐一部近期看到的电影吧,可能有的人已经看过啦《风雨哈佛路》,我个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