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年前的最后一个休息日,等待着三天后南下的时刻,“年”就这么来了。相比以往,少了一份期待。和其它休息的时间也没什么不一样,只是这个时间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岁月是如此飞快的从指尖溜走。如今已是到了要认真想想自己多少岁,才能想起来的年纪。
跨过25岁的门槛,我朝着26岁一路奔去,毫无疑问,这一年也会过得飞快,我不知道在这一年会经历什么,会遇见什么,也或许什么都不会有,平平淡淡也是一种难得的快乐。生活往前看,总是充满着迷雾,有时候回头向后看,才能让人看清楚自己。
25,一个不小的年纪,过了25岁,就没有人会再把自己当个小姑娘。
25,一个做什么都不算早,也不算晚的年纪。
前两天在“槽边往事”上看到作者和菜头写的关于自己45岁的感悟,写道:我读书近40年,持续写作近20年,才终于获得了那么一点点领悟,那么这个世界上究竟什么事情是可以速成的?在过去的好时日里,时代仿佛给予了人们某种肯定,鼓励人们进入新的领域,鼓动人们跨界生存,甚至发明出“斜杠人生”这样的概念。真的有这样飞扬轻盈的人生吗?生活究竟是一颗葡萄,还是一头犀牛?需要多少努力才能突破它的皮肤?
我经常回想不起自己20岁以后的生活,是怎么过的。尤其是工作后的这几年,我似乎很忙,忙得想抓住每一个机会。我似乎很努力,努力到所有休息的时间都想用来做点什么来提升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战力。我害怕失败和可能会有的伤害,所以我小心的保护着自己,不再像二十岁时那样锋芒毕露。
我喜欢写点什么,但公众号没有坚持下去,平时能抽出时间来写点东西的时刻也寥寥无几,打开电脑的写作文档,依旧是那么几篇,仿佛没有什么值得我记录,就像是我这几年过得一片空白。
我喜欢看书,杂学旁收的看文学小说、看历史和商科,却也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节奏和习惯,只当成一个爱好和一个休息方式,在身心疲惫时或闲暇时打开,更不用谈去好好的积累些什么,梳理些什么。
我喜欢写字,却从高中开始放弃了好多年,每次拿起笔总有无数件事情将它打断,以至于直到去年7月份,才重新捡起了笔,以每周几次的频率出乎意料的坚持至今。
我想练好陶笛,曾精心挑选的陶笛却被尘封在旁。
我想珍惜身边每一位朋友,却又似乎很少对谁真的上心,大意到几乎不记得任何人的生日。我有很多好朋友,但却从未对谁吐露过自己内心所有的想法。
我想珍惜好好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却总是对生活中的琐事失去耐心,家人之间一次次相互伤害和不谅解......
在人生过去的25年,我到底坚持了什么?
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有一天可以没有负担的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但这一切真的那么遥不可及吗?我以为我在朝着理想奔跑,可似乎理想一直在我身边,触手可及,而我却在自以为是的奔跑中忘记了理想本身的容颜。我忙着努力,我也曾彻夜思考该将自己的内心安放在何处,没有找到答案,可我没有更多的时间继续思考,于是我忘记这一切,让自己再次淹没在生活的洪流之中。
并非觉得自己过去的这些年一无是处、虚度时光,只是我在想,我应该以怎么样的判断标准,去选择我25岁以后的生活。如果说25岁以前我认为自己没有选择,到今天我认为自己可以选择想要的生活,也应该去选择。如果说在过去的25年我收获了什么,那就是我笃信只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不为自己的人生设限,这才是实现自己生命意义的唯一方式。
我试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政治家为人们带来福祉,成为一个企业家提高社会的效率,成为一个慈善家让世家变得更美好,成为一个作家写下垂名之作......这些理想并未离我远去,但我必须在生活点滴中去靠近他们,不是到了某个点就突然出现,而是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到了某点时模糊的一切变得清晰。
25岁以后的人生,我应该看清自己,在今后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中,我要去往哪里。
曾经我一直以为有两个自己,一个是“真的自己”——那个还没有学会伪装、洒脱不羁的自己,另一个是“假的自己"——努力去学着成熟,学着长大的自己。在这几年中,我一度混淆哪个才是真的自己,怀疑我是不是有精神分裂症。时至今日,我知道那个“真的自己”不会再回来,她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之中,那个“假的自己”也在我日复一日的扮演中成为了真正的我——带着对生活和自己的责任,多数稳妥,时而洒脱。
我想用一种完美的方式为我的25岁画上句号,却发现没有一种方式是完美的。我想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开启我的26岁,却只能自顾自地敲下这些没什么逻辑的琐碎文字。只希望今后回过头来再看时,我会对今天的自己说:那天,你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题图摄影:玉龙雪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