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欣欣幸也
在大学每个月要用多少的生活费才能活下去?“上了大学,你觉得最为难的事情是什么?”
“伸手问父母要生活费。”
我问过身边不少人这个问题,百分九十的人都是这样的回答。
01
是啊,很多人上了大学都会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一直渴望成长的我们以为终于可以摆脱父母的庇护,可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大学的我们想要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可钱包里就攒着那么点生活费,想要的很多但拥有的却很少,那就只能望而却步了。
那天和朋友出去聚会,聊到上学的时候每个月父母会给多少生活费,大家都感叹受之有愧,但还得厚着脸皮接着,毕竟现在还没羽毛丰满,有能力自给自足。
朋友说“有时候父母给的生活费还没过完这个月就用超支了,都是能撑着就自己撑着,不想也不好意思再开口问父母要。”
我在一边听着也是深有感受。
02
刚上大学的时候,父母问我在广州上学每个月要多少生活费才行,我也不好意思开口说多少,就说你们看着给就好了。
他们说也不清楚广州的消费水平,非要我说出个大概。
我在新生群里问过一些师兄师姐,普遍都说是1000,所以我就和父母说1000.
当我和他们说1000的时候,我有看到他们眼里的犹豫,我知道不是他们舍不得,而是1000块一个月的生活费在我们现在生活的小镇,不是很小一笔钱。
高中的时候我每个月的生活费除去双休回家的来回车费就是在学校吃饭的膳费,也就500、600,所以到了大学1000块的生活费如果只是给我一个人还算轻松,可加上还在上高中的弟弟妹妹们,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即使我在学校多么困难,我也不愿意再问家人要钱。
后来我逐渐自己找一些课外兼职,在学校里勤工俭学每个月有个三几百,有时候遇到想买的东西时候,买的时候更有底气,心里也不用愧疚把钱花在这些“精神享受”的物品上。
03
问父母要生活费之所以让我们觉得为难,一方面是因为自己“长大了还要用父母钱”的愧疚感,另一方面是因为知道父母的不容易,而自己却还无能为力还要给他们造成经济压力。
现在是暑假时候,我知道有很多小伙伴都在做暑假工作,像我身边一些同学、朋友都在做,他们的初衷也并不是“为了赚多少钱”,都是奔着“多少能赚点零花钱”,这样也不用处处都要问父母要钱花了。
之前在朋友圈很多人都会戏谑调侃,回家第一天和回家一个月以后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
回家第一天是妈妈眼里“黑了瘦了的娃”,回家一个月后是妈妈口中“好吃懒做,天天晚睡晚起”的懒虫。
很多人都会一脸懵逼这亲妈的态度转变之快就如龙卷风,都会自我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她的亲孩子。
足以见得,在再亲密的关系也是有被嫌弃的时候,尤其是当一方是付出状态,而另一方只是坐享其成的时候。
04
现在看到很多准大学生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在大学每个月要用多少的生活费才能活下去?”
这种问题见仁见智:有钱多花,没钱少点花。
实在觉得经济不足,又不好意思开口问父母要钱,就去找一份兼职,但值得注意的是要注意安全,不能因为贪蝇头小利而上了不法分子的当。
和我们不敢张口问父母要生活费的自尊心相比,让父母对我们放心不挂虑更为重要。
古语“父母在,不远游”,这是为了不让父母牵挂担心的孝顺,而现在的我们一人出门在外读书,在没有物质回馈他们的时候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就是让他们“别担心”。
我知道这种不敢问的为难,也清楚明白这种要强的自尊心,但还是相信我们终有一天会给父母更好的回馈。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