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读管理》读书笔记Part1
(一)读书摘要
《从历史读管理》是高鸿鹏创业十三年以来读书、思考结合社会实践的成果。作者承续“以史为鉴”的中国史学传统,以企业家特有的思维,敏锐地将历史经验投射于管理学中,所述所感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本次整理1-3章的内容,以史为鉴,讲因果,按规律办事。
(二)精华思维导图
1-3章精华思维导图
(三)摘抄金句
1、终生嗜书、一世潜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2、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以鉴,可明得失。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四)主要内容
一、以史为鉴的传统
第一节 历史是人类集体的记忆
你要想知道社会发展的“大道”,必须先阅读历史。
无论中外,历史记忆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维系种族传承的支柱。
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在集体生活中才能显示。
保持族群或文明的历史传承,对文明和族群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历史是人类共有的数据库。
深入探讨“天地之经,治乱之理”,才是中国人读史的真正目的。
以史为鉴的关键,是善于以史为鉴指导现实与未来的行动。要善于从历史中学到经验与教训,从而能够在现实中更好地趋利避害。
第二节 风追司马
纵观司马迁这一时期的生活,有三件事情影响他人生的走向:
1、随父西迁,初步打开了司马迁的知识天地;
2、二十岁司马迁离家远游,巡学天下,通过实地考察,变成了可触可感的现实,建构了天下大局的概念;
3、三十八岁时,父亲突然去世。历史告诉我们,偶然事件往往会改变历史的走向,或进改变历史的节奏,使注定的历史结果提前或延后。
“风追司马”,也是用“风”来比喻司马迁的高洁品行,“风追司马”意为司马迁的精神永远会受到后人追慕。
《货殖列传》阐述了较早的商业理论:
一、交换理论:有分工自然需要交换,否则物品不流动,大家不能获利,就会伤害各个行业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生产停滞;
二、流通理论:商品流通的特点,是趋高避低,但是,商品最终的流向却是自高向低;
三、自由经济理论:人们在利益驱动下,自然会各劝其业,各乐其事,各任其能,各竭其力;
四、商战策略理论:要懂得知谋权变,勇气决断,明白商品运作规律,保持敏感,把握时机,迅速反应,商品价格最高时卖出,最低的时候买入。
五、致富原则:一个人如果没有资本,就只有靠出卖劳动力赚钱;如果只有少量钱,则要靠智慧;如果资本充足富余,就要看你懂不懂商品运行规律,在最恰当的时机入场,赚取更丰厚的利润。
六、专业化发展:企业要做强做大,专业化发展是致富的关键。
第三节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从小到大绝对不说谎话,这是非常了不得的。司马光为人坦荡,待人以诚。司马光性格中还有一个可贵的品质:戒急用忍,深沉稳重。
读历史,不能被历史所束缚。你的思想一旦被历史经验束缚,失去自我的创造力,历史就不是现实活动的推动力,而成为一个思想的囚笼。
司马迁要探讨天和人之间的关系,要把古今的变化全部写在他的书里面,提出他自己的一套历史观——这就是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目的,却是为了教导皇帝如何治理国家。
第四节 功课:治史修志
从为前代修史,为地方修志,为家族修谱,为人物立传,这些与历史有关的行为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中国人喜欢总结往事,相信历史的公正评定。
“盖棺论定”:人活着就会有很多变数,随时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人未离世前,确实不能轻易下结论。
读历史需要总结经验,发现规律,以史为鉴。同时,还应该懂得“盖棺论得失”的道理:事情在没有结束之前,先不忙下结论,做评价。
二、为什么读历史
第一节 个人经验与集体记忆
有一人类人,读历有两种目的:
1、一种是站在现在的立场,整理历史的人和事——这种“读”,实际上是历史研究,一般是站在现在的立场,得出某种符合学理的结论。
2、另一种读历的目的,就是为了“用”。从历史人物中,撷取教训,以史为鉴,学习古人做人做事的经验,作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借鉴和行动的参考。
不经过验证,就不能叫作经验。经验是从实践中来,经过理性梳理,能够指导后续实践活动的认知结论。
真实的历史经验,包含了三个密不可分的环节:经验、思维和实践。
读历史,目的就是要将将历史经验同实践统一起来,以实践为基础,将感性认识的经验提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
学习历史,是为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丰富自己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式,防止思维固化,改进固有做法,增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每一次尝试,都会带来进步,有时候进步虽然比较小,但却是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往前走,如果畏惧阵痛而不前,只能原地踏步,永远落后。
成长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在尝试犯错与改正错误中不断前进。
大多数人的成长模式:不断地尝试、摸索,在尝试中犯错,改正;不断改正先前的错误,个人最终走向了成功。可见,人的成长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实践经验的形成,是实践行动在先,日常经验在后。等到借鉴历史经验时,就变成书经验在先,实践行动在后,其中还需要加入一个思考转化的环节。
读历史,关于在于将前人的经验教训善加处理,为我所有。
独立思考历史之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才是学习历史的目的。学习历史,就是为了吸纳其中的个人经验或者集体经验,以指导现实行为。以史为鉴,少走弯路,走向成功,这就是读历史的要点。
第二节 经验与科学实脸
接受前人经验,最大的忌讳是盲目照搬,机械执行。
科学实验,也是一种经验,而且科学经验是一种更精确、可以重复使用的经验。
读历史,有必要从历史中学习前人做人做事的经验教训。
朱熹在《大学》中提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对于朱熹的话,可以这样理解: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绝不糊涂。
读历史,对于前人的经验既要高度重视,又不可盲目接受,这是读史者应当采取的基本态度。以史为鉴,就是要做恰当的事,而不仅仅是为了做事才去读史。
第三节 活着:想的对,做得对
历史是集体记忆的结晶,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给后来者提供了足够的经验供其学习与借鉴。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方法与教训,符合规律的不断发展,就必须想得对,做得对。
什么是对?对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就是,符合客观世界发展就是对。
从历史上看,只要最终达到目标,只要理论得以实践,即可称为正确。
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还有如下几个原因:
1、首先,我们没有时间尝试所有的事;
2、其次,我们不可能经历体验世界上所有的事情;
3、第三,有时候,情况不允许我们从容获经验。
既然我们不能尝试所有的事,那么从历史中吸纳人生经验,就是最便捷的获取经验的方式。
三、如何解读历史
第一节 概率与因果
概率不代表实际的结果,只是指发生某事的可能性。概率意味着不确定性。
因果是讲有前因必有后果。
《周易》说:“积善之有,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就是讲因果。
按因果办事与“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读历史,是因为我们希望按照因果去思考和做事,而不是拿自己的未来去碰运气。
我们讲因果,按规律办事,就能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一个正常人,能严格地按照因果逻辑去想事情、做事情,那么就能少犯错误,获取更大的财富。
第二节 历史的象、数、理
数:不仅仅是数目,还指事物呈现出的现象的数学表征,如事物的数量、质量、特征、尺寸等等;
象:万事万物呈现出的现象、征象、类象,就是事物被归纳总结后的共同特征,它提供了观察世界的另一个重要依据。
理:深入万事万物的内部,观察、分析、研究,最终在恰当的时机,运用恰当的办法解决问题。这个理性分析的依据,就是理。
关注在生活中朴素的象与数,往往能够触及生活的本质,揭示真相,总结规律。
一直反复地述说某个人或事,这就是象与数,在反复地说故事当中,内含了某种理。
第三节 发现规律
要办好事,就需要发现客观世界的运行规律。只有按照规律办事,做事才会获得最可靠的保障。
历史上发生了很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惨事。
前人的历史告诉后来人,主动退让是明哲保身的最好办法。了解这种客观规律,你自然就知道:帮助领导做好事、立下功劳并非万事大吉。聪明的属下是一边做出贡献让领导满意,一边谦虚谨慎,放低姿态,不居功自傲,这样才有可能少惹麻烦,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做事环境。
客观世界的规律,有三种:
1、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客观事物内部的规律,它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不能被人改变、创造或消灭。例如四季更替,就是自然规律;
2、社会规律,从自然生命的角度来看,生命是属于每一个个体的,但是人要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就需要社会。
3、思维规律,思维正确反映客观现实所遵循的规律。客观的思维规律,实际上就是逻辑规律。
按规律办事,就是要按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办事,这样才能够少犯错误,少吃亏。
按规律办事有两个层面:
1、一个层面是认知上按规律办事,思想上解放自己,不能够全信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相信集思广益的价值,相信人多力量大;
2、另一个方面是行为上按规律办事。行事的一般规律是,信息收集到大脑里面,大脑再反馈到身体,产生行动举动。
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城。”知与行,二者相辅相成。
第四节 读史榜样:朱熹
读史则是提升智慧、理解真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于读史的具体方法,朱熹提出了两个基本原则:
1、次第选读史书,读书要讲次序,读史也一定要讲次序,不可随意乱作选择。
2、读史当从大处着眼,治史应从大处着眼:“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遇、大治乱得失。”
朱熹认为,读史求理与读经求理在方法上有很大区别:读经需要逐字逐句研摩体味,方能知晓其义;读史却由于史事记载失于繁杂或断裂,只需观其大义,仔细研读不可取,而且十分有害
启发与收获:
1、我们必须读历史,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学教训,在现实中趋利避害;
2、经过论证的才叫做经验,对前人的经验高度重视但不可盲目接受;
3、做事讲因果,今天是未来因,未来是今天的果,按规律办事。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