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冬天

作者: ly恋恋红尘 | 来源:发表于2018-12-30 20:44 被阅读38次

    记忆里的冬天总是特别冷,雪也比现在下的大,池塘或河里的冰几乎没有融化过,胆儿大的孩子都在冰上嬉戏。我胆子小,不敢去冰上玩儿,怕摔跤,更怕一个不小心掉进冰窟窿里。

    最美的景观莫过于,雪过天晴后屋檐上的冰凌子:青色的砖、灰色的瓦檐,或者是黄色的土坯墙、金黄的茅草屋檐挂着晶莹剔透、长短不一的冰凌子真是美极了。

    倘若是屋里生了火盆,房顶上的积雪就不断的融化,外面的温度比较低,流下来的雪水便在冰凌子的身上裹了一层又一层,下面又拖着长长的尾巴。如此过了几天,尾巴越拖越长,稍矮的屋檐上的冰凌子伸手便能摘下来一截,小孩子们常常趁大人不注意就咬到嘴里一口,跟我同龄的小伙伴大都吃过冰凌子;走在上学的路上口渴了,就选一块比较白的积雪,用手轻轻把上面一层扒开,挖一块用手团成团咬着吃。

    我们不但吃雪,还把新鲜的红薯、萝卜埋在雪里冻上两天再拿出来吃,凉凉的、很脆、很甜。

    正长身体的时候感觉一天到晚都是饿的,爸妈老说我们拉零嘴,把蒸好的馒头用筐子高高的吊起来。等他们外出干活时我们姐妹几个就搬来凳子,一个人站到凳子上拿馒头,其他的在下面扶着凳子或接着递下来的馒头。

    把馒头用筷子串起来,放在火盆里烤着,适时的翻动着;等烤到颜色焦黄,透着面粉特有的香味就可以吃了,这在当时就是美味佳肴。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嘴馋,不过现在是找不到火盆了。

    火盆在那个时候的冬季,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一个物件。往往都是早上用容易点着的柴禾先烧一会,待火盆里有了底火,就搬一个野地里挖来的树跟放到上面,引着、引着就着了起来。引火的过程是非常难受的:浓密的烟雾在整个房子里弥漫着,我常常被熏的鼻子眼泪一起流还舍不得离开那个火盆;

    家里来了客人或窜门的邻居并不寒暄,只是把火盆往对方跟前移移就坐下来唠起家常,间歇或用棍子拨一下火盆,或把手筒进袖子里揣着。

    那时的棉衣袖子,都是肥肥大大的,里面又没什么衣服可穿的:大多是一件粗布衬衣,一件棉袄,条件好点的外面还能罩个布衫。小孩子比较怕冷,就是里面穿小袄,外面套个大袄;若是在外面爬树、上墙的哪里挂破了露出棉絮,第二天破的地方便多了个大补丁。

    冬天里,最怕的是上早晚自习:没有闹钟,有时候听到鸡叫就起床了,起的早的就挨家挨户喊叫同村的小伙伴们;等都到齐了,每人端个自制的煤油灯,路滑的时候时常被溅一手的煤油。走到学校,看到学校的大门还没开,星星还眨着眼睛、月亮还挂在树梢;我们便坐在校门口,天南地北的聊着,太冷了就去旁边的草垛上弄些柴禾烤一会儿。

    我的一个新裤子便是这样烤破的。那天特别的冷,我们抱了一堆柴禾烤火,烤着,烤着谁说:野地里烤火,一个地方热。我偏不信邪,烤完前面又烤后面,可能后面太冷了烤了好久也没觉得热,倒是闻到一股的糊味,我用手往后面一摸;我的新涤纶裤子后面像弹簧一样卷起来,还有几个窟窿……

    小时候的冬天特别冷,没有现在穿的暖,我们喝冷水,吃冰雪却极少生病;没有空调,暖气,我们的火盆也异常温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记忆——冬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bp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