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

作者: 庐山樵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03:28 被阅读96次
    午后

    午后的阳光正暖,树影斑驳,眼前景色变得深沉而凝重,这是初冬以来最闲暇的一个午后。

    往日的周末总有一种被周末的感觉,朋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或是登山,或是品茗,所有的时光都只能在同一个时空中与众人分享,时间一长,身心都有一种疲惫之感。一如这初冬的景致,再青葱的树木都笼上经霜后的枯黄。

    午后

    一个人呆在书斋中,反刍着自己刚刚书写的《归去来兮辞》,这是应朋友之约而作,尽管墨迹未干,洇染后的涨墨仍水气淋漓,整体看来,书法似乎有些轻快,六尺整张的横幅,几乎占满了整个墙面,想像着装壁后的清寂与潇洒。

    退居后的我似乎更忙碌了些,一方面,守着这满屋子的书籍和砚台擦拭摩挲;另一方面,忙于应酬八方来客,四面风光。每一本书都要耗你不少的时间,有时匆匆而过,有时细对古人,仿佛面对着一个个圣哲与朋友,聆听教诲与畅叙幽情。我喜欢的书都排列书架,触目可及,我喜欢的文章又常常横陈书案,渐堆渐高,读不了几行,又被外面的阳光鸟雀所吸引,又是一阵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真是个懂生活的人,自己的心情永远和他的自然世界一起,上下升腾,左右荡漾。由此我深深感念"常著文以自娱"的诗人。如果没有这些当时的无意之作,我们怎么体味和怀念那遥远的诗人细碎的心绪与幽深的梦境。诗人的文字究竟有什么魔力,能透过千年的时间迷雾,让后人还能遥感到那幽远的情怀。

    纵观历史诗歌发展史,真正伟大的诗人都是把自己的人生境界、生命体验甚至时代脉搏融入到文字中去,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融入作者自己的真实情感。一个"情"字,道尽其中所有堂奥与秘码。

    在《孟子·万章下》中有这样一句话:“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诗人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转化为文字、音韵、节奏,以此来完成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和延续。在漫长的时间过后,依旧会让后人感受到生命存在的痕迹,留住生命的吉光片羽。今日重温《归去来兮辞》,仿佛我的生命又随诗人重新体验了一次重归自然的适意与自由,及归隐后的恬淡与安详。这份情结亦如文中的酒香一样千年不散。

    阳光渐移,洒些斑驳的碎影在身上,有点眼似迷离,昏昏欲睡。几朵金黄的菊花张扬地开在透明的玻璃茶壶中,染浓了周边的茶水,炉火关了,热气消了,不知过了多久,又被午后的阳光晒暖,喝到口里,有阳光的味道。这是几天前与几个朋友一起冬游时随兴採摘的野菊花,回来杀青蒸煮后,湿漉漉的晾晒在废弃的书作上,青春的鲜菊深情拥吻往日的墨痕。阴沉的天气叠压在蒸煮后的湿朵上,迟迟不肯缩水,几天下来,居然有的地方生出霉菌来。趁这些日子的阳光晾了又晒,晒了又晾,慢慢干了。和着霉味一起煮下,生活中的味道有些异样。当年陶渊明也常常这样採菊,他喜欢酿着菊花酒,也会遇上不好的天气,日子一长,沤出些霉味来也是常有的。我想起陶公的后裔,今人陶博吾先生的旧联来:身如枯葛形尤瘦,诗比村醪味更酸。村醪味酸,怕是和了不少的生活霉味了吧,村人喜欢把生活和着日子一起煮下,五味杂陈,能不酸吗?我今略略领受些酸味,纯粹是生活的原汁,没有什么不好,感恩生活。

    记得古代文人作诗,总喜欢在袖子里藏一个诗词旧本,一边读诗,一边遐思,想着想着,诗兴就来了,往往诗也就这样做成了。

    如果真要论诗,我也有个袖子,袖子里也藏着一个稿本,不过我的袖子有点大,常连自己也装着,和着这满屋上的书籍与砚台,一起蒸煮,生活的味道便自然五味杂陈;这个稿本书者众多,内容庞杂,掐指一算,已是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而我依然,坐在这午后的晴窗下,面对着眼前的大山大水,看日影渐斜。

    午后 午后 午后 午后 午后 午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午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bs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