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一个机会,说知名的姜老师开公益课,拟成立一个女子竹笛乐队。想想学个民族管乐器也不错,最起码锻炼肺活量,就拉上个同学一起去滥竽充数。
拿到老师统一定制的G调梆笛,感觉挺兴奋。第一课费了好大劲儿,勉强吹响了这只横笛,原来嘴型、口风大有讲究。说要先摆好微笑口型,我照着镜子怎么也找不到感觉。还说不能漏气,口风要全部以适当角度吹入笛孔,还真不容易。
第二课吹音阶,使好大劲儿,手指按的生疼,还有两个音一直吹不响。下一课,老师给每人发一张乐谱,是贝多芬的《欢乐颂》。一周一次课,我认真跟着去秃噜。看着几位美眉突飞猛进,自己基本原地踏步,心里有些着急。不过了解自己进入状态慢,倒也没垂头丧气,想着天长日久,总能找着门道。
有位美女特有感觉,几课下来就抑扬顿挫,吹成了调调,颇有范儿。吹的差不多的老师就邀请合奏,然后一对一指点,兴致上来还录成视频。我好像卡住了,一个音一个音的嘣,有时吹的响亮,有时嘶哑,难以成调。
某次老师要给几个人拍视频,硬拉上去冲阵仗。我摆着POS,跟着节奏不出声的假吹,竟然骗过许多人的眼睛,真成了“用烂了的鱼冒充素菜”了。哈哈,太好玩啦!
后来疫情原因,课上不成了,就在家每天自己练一小会儿。慢慢的找感觉,对着人家的视频调整手型,照着谱子硬吹。从一遍到两遍,到三四遍,从音参差不齐到差不多都能出音,变化在慢慢发生,调调开始呈现。
每次吹笛,没有音乐细胞的先生就抗议,嫌呴制造噪音,我们就楼上楼下的躲着,尽量隔远些。等先生哪会儿出门,就随意吹,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日子一天天过去,笛子一天天吹着,感觉有些不同了。某天,想出一个主意,对着院子里盛开的粉红色绣球花吹。花团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随着笛声翩翩起舞,这可是世界名曲《欢乐颂》啊,即使不怎么圆润流畅,花花也能听得懂,感觉自己太有才了!
放下竹笛,蹲下来轻抚绣球的花序,和想象中完全不一同,花瓣是挺括的,鲜活的那种硬;颜色粉粉的,如樱花一样的绯红,却不似樱花如丝绸般柔软顺滑,完全不一样的美丽。
谢谢你开的这么好,为你吹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2022年6月1日洙河西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