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生花读书文字小驿
中国西北诸夷和东北诸夷的前世今生(20、契丹和大契丹,辽和大辽到

中国西北诸夷和东北诸夷的前世今生(20、契丹和大契丹,辽和大辽到

作者: 背后国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1-07 20:54 被阅读41次

    北方民族在我们今天来看,更多的是勇猛有余,而谋略不足;野蛮之极,而文明欠缺。但他们又向往汉人的谋略和文明,因此一边借鉴,一边学习,一边模仿,一边丢弃,到头来只得皮毛,个中精髓却始终没能掌握。有人说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关,不无道理,可真正的原因还是骨子里深层本土文化的熏陶与中原以儒家文化为主的文明难以融合和调和,常常弄成“四不像”。

    公元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建国后,阿保机着手制定新制度,建立起新的国家机构。公元922年,阿保机彻底废除部落世选制,确立皇位世袭。耶律阿保机通汉语,任用韩知古、韩延徽、康默记等有才学的汉人为谋士,并采纳韩延徽的建策,模仿汉制度来管理。他命由突吕不等人参照汉字,创制契丹大字。后又由其弟迭利参照回鹘文和汉文,创制契丹小字。从此,契丹有了文字,社会有了文明的影子。

    阿保机于公元925年东征渤海国,于旧地建立东丹国,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渤海国是一个以靺鞨族为主体的政权,其范围相当于今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公元926年,阿保机在出征渤海还皇都途中病逝于扶余(今吉林四平西),述律皇后称制,次子耶律德光总揽朝政。公元927年,耶律德光继位,为辽太宗。

    脱脱在修《辽史》时说:“而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东征西讨,如折枯拉朽。东自海,西至于流沙,北绝大漠,信威万里,历年二百,岂一日之故哉!”辽国的建立以至存在二百一十年,与辽太祖的不朽功勋不无关系。他们不再像过去的北方政权,眼光只盯着中原的物产,他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土地和政治上,希望能建立长久的政权来统治和开拓更大的疆域。辽太宗时代的到来,他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将统治延伸到了中原大地。

    公元931年,割据的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耶律德光统一了契丹。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耶律德光出兵助其推翻后唐。耶律德光顺水推舟,帮助石敬瑭建立后晋,轻松将幽云十六州据为己有,石敬瑭称臣并进贡。公元942年,后晋出帝石重贵拒不称臣,耶律德光大怒,准备南下征讨。公元944年,耶律德光率军直抵澶州,派蕃将伟王领兵进入雁门关。被幽州道行营招讨使刘知远在忻口大败。公元945年,契丹再次南征,遇石重贵亲自带兵出征,再次战败。公元946年,石重贵任姑父杜重威元帅,率兵抵挡契丹。公元947年,杜重威效法石敬瑭,暗中勾结契丹,耶律德光答应事后立杜重威为晋朝皇帝。杜重威信以为真,契丹第三次南下,杜重威投降,耶律德光率军攻入后晋首都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俘虏后晋出帝,后晋灭亡。

    耶律德光以中原皇帝的仪仗进入汴梁,接受百官朝贺。一月后,耶律德光下诏将国号“大契丹国”改为“大辽”。耶律德光不仅自己做了后晋的皇帝,没有履行答应杜重威的诺言,还把后晋的几个降将玩弄于掌心。北方首领戏耍中原将领,好像这是史上难得的一次。想想当时也够乱的,石敬塘因为契丹而建立后晋,最后又因为契丹而灭亡,不知是轮回还是报应?

    耶律德光于汴京称帝后,当时刘知远在晋阳称帝,建立后汉。刘知远下诏禁止为契丹括取钱帛,并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抗辽的民众,在诸道的契丹人一律处死等等,诸镇和后晋旧将多起兵响应。广大百姓也群起反抗,他们攻破州县城,杀死契丹任命的官吏。澶州起义军首领王琼,攻入州城,围击契丹将领耶律郎五;东方起义军攻破宋、亳、密三州。

    耶律德光很害怕,准备逃走。他任命萧翰为宣武军节度使,留守汴梁。他自己则带着后晋降官数千人,宫女、宦官数百人以及后晋府库所有财物北行。路过相州时,心中不平,屠城泄忿。城中人男子全部被杀,妇女被掳,婴儿被掷入空中,用刀尖承接,事后查点,共有十余万人罹难。耶律德光恼羞成怒急火攻心,走到栾城(河北栾城县)就一命呜呼了。

    耶律德光死前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时,得出史上所谓的“三失”:一失是各地搜刮百姓钱财;二失是让契丹士兵打谷草扰民;三失是没有早点遣返节度使去治理各镇。北方人不是没有到中原当皇帝的先例,五胡乱华时就有,但像耶律德光这样皇位还没有坐热就匆忙北归简直是开历史先河了。

    我们不说其它,就说说“打草谷”是个什么东东。耶律德光以为中原皇帝坐定了,就令契丹兵以牧马为名,四出抢掠,称为“打草谷”。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他虽然做了中原的皇帝,但角色依然没有转变过来。不仅如此,他们的习惯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特别是辽军在南下中原作战的时候,他们没有后勤供应,粮草要靠自己就地解决,所以辽兵每到一个地方就必然要骚扰当地和沿路百姓,抢夺粮草,这使辽军遭到当地人的痛恨和反对。民心丢失了,他们在中原的统治也就很难再继续下去了。

    再者搜刮百姓钱财和没有派遣节度使治理各镇同样的是致命的错误,直到临死,耶律德光才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

    说到这,我们渐渐明白了。辽和大辽是一个称呼,没有区别。但大契丹的叫法是到了公元983年时辽更名“大契丹”,在公元 1066年时,又复号大辽。至于“辽”、“契丹”二号的本义,“契丹”可解为“镔铁”,为民族之号;“辽”则是国号,得名于辽水。也有学者认为“辽国”一号得名于“辽远”之意。有学者研究“辽”与契丹语“辽”的内涵,强调辽“双国号制”的意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然这都不会影响我们对他们进一步的探究,欲知他们后面又将如何发展,请看第二十一章《当辽遭遇大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西北诸夷和东北诸夷的前世今生(20、契丹和大契丹,辽和大辽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vp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