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得到」上吴伯凡的专栏第一季也结束了,也是我订阅专栏中结束的第6个。
每个专栏告别的时候,这些大拿们无一例外表示收获的比得到的要多很多。我坚信这是发自于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不是客套话。
仔细想想就能明白,一年的强化输出相当于在他们本身就坚实无比的知识架构又来了一次“大检修”,对顶尖高手来说,能够有机会逼自己一直处在真正的“stay hungry”状态,不容易。
也许,不断的将知识盲点补上的快感是除物质之外推动他们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吧。
而对于我,老实讲,第一季的十个专栏跟下来,感到有点信息负载,也很大程度影响知识的吸收效果。
正好在网上看到一句富有哲理的话:送奶的比喝奶的体质好。
不就是吗,持续一年的输出获得知识收益,肯定比持续一年割韭菜式的输入要大的多。
于是想到一个概念:安慰剂效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知识服务和健身房一样,都属于安慰剂效应的产品,它们关注重点不在于能够让你变成什么样的人,而是让你感觉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种说法有毒,“毒”在逻辑自洽,“毒”在会命中很多人。以至于在市场上,安慰剂类的产品最好卖,而且可以反复消费。
看看现在满朋友圈的英语打卡、阅读打卡、健身打卡,此起彼伏。
但“安慰剂”产品真的有毒吗?我反倒认为它是最伟大的发明。
判断标准很简单,它能成功让人心甘情愿的将意识转化成具体行动。
可千万不要高估每个人的行动力,即便现在“just do it”的鸡汤已经烂大街了。越是强调的东西,越是稀缺。
所以,“安慰剂”产品不仅仅是让你感觉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且还会让你迈出开始变身的第一步。
“梦想总要有,万一实现了呢”,“行动总要有,万一坚持下去了呢”。
借用罗胖在罗辑思维中分享的一个观点:
人类世界里有很多并行不悖,甚至相互矛盾的道理,我们懂得越多越好。但是,现实世界里,却往往只有一个行动的结果,我们判断的越准确越好。
其实,任何道理在不同角度上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但,你的行为永远只代表你自己的选择。安慰剂也好,自律也好,鸡汤也好,毒舌也好。
最终你的行动会证明,在你这里,真正适用的道理是什么。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