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皇帝大多偏爱小儿子,而敌视长子

为什么皇帝大多偏爱小儿子,而敌视长子

作者: a1bd7bf706ce | 来源:发表于2017-09-01 22:38 被阅读0次

    在古代封建社会,太子是国家的重中之重,称为“国本”,历代权利更替是最关键的,交接顺利,则天下太平,交接不顺,则会产生流血事件,弄不好还会亡国。在这个问题上,上代领导人有着决定权,权利交接往往尊崇这几个原则,立嫡、立长、立贤、立爱。按照传统宗法制来说,立嫡长子是最有利于国家稳定的,废长立幼,古之不详,但皇帝却大都偏爱立小儿子,是为立爱,这是为什么呢?

    先看几个例子,秦始皇沙丘病变,遗照被篡改,本应传位扶苏,却给了小儿子胡亥,但这是个没本事的人,结果朝政被赵高把持,导致二世而亡。其实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很多问题,秦始皇出巡,为什么带小儿子胡亥,应为喜欢,历史上也有很多证明秦始皇喜欢胡亥的证据。

    秦始皇讨厌长子扶苏,并且从来没说要把位子传给他。在《史记》中写道,“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扶苏老是给秦始皇提意见,弄的他很不高兴,一甩手让他去上郡守长城去了。也可以说是为了磨练他,但扶苏接到让他自杀的圣旨时,扶苏毫不犹豫就自杀了,如果之前秦始皇有说过传位给他,扶苏不会这样就死的。可能秦始皇心里想传位给扶苏但出于某些原因没表示出来,导致这样的悲剧,我想这个原因就是——压制。

    再比如汉高祖刘邦,喜欢戚夫人所生的小儿子如意,多次有废长立幼的打算,吕后心急如焚,找到张良出主意,张良让太子请来商山四皓,就是商山上的四个老人,世外高人,刘邦看了,认为太子羽翼丰满,动不了了,才只得作罢。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三国时期,袁绍、刘表犯的错误都是废长立幼,结果都导致死亡失败。曹操多次想立曹植,还想立更小的儿子曹冲,可朝中大臣不答应,有次问贾诩,贾诩默不作声,曹操再问,贾诩才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曹操一听就明白了,废长立幼只会导致动乱。

    非长子继承也有成功的,但都付出巨大的代价,最典型的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这场政变中杀了自己的亲哥哥,亲弟弟,又逼自己父亲让位,好在他是个开明的皇帝,开创大唐盛世,但他的哥哥弟弟可不会感谢他做的贡献。

    还有一位就比较倒霉了,隋炀帝杨广,太子本是他哥哥杨勇,太子行为不检点,讨不得父亲喜欢,隋文帝杨坚便决定废长立幼,可不想杨广是个白眼狼,着急想当皇帝,竟然亲手杀了自己的父亲和哥哥,自己大兴土木,滥用民力,导致亡国。

    老皇帝们肯定知道历史,但为什么都不约而同的喜欢小儿子,讨厌大儿子呢?我想最重要的是一个原因——猜疑。权力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无限的权力产生无限的欲望,比任何毒品都厉害,尤其是厉害的皇帝,这个感受更深,他知道自己的皇位必须传下去,刚开始都封长子为太子等等。

    可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心里便发生变化,最高权力是唯一的,太子早晚会得到这个权力,老皇帝和太子的关系就不是继承关系了,而变成了敌对、竞争关系。太子也会这样想,他不会祈祷老皇帝长命百岁,反而希望老皇帝早点归天吧,好让我坐上最高的位子。老皇帝和太子之间是猜疑心最重的。老皇帝会时常敲打太子,意思就是老子还没死,你就想蹦跶啦,有很多被老皇帝玩死的太子,雄才大略如汉武帝,也做出杀太子的事情,可见任何人逃不出这个怪圈。

    可对小儿子没这个顾虑,老皇帝生小儿子时一般年纪都大了,老来得子,自然欢喜,人之常情,而且小儿子刚开始没参与到政治斗争中,比较干净,老皇帝和小儿子之间,亲情更多些,防备心要少些,因为不会对他的权力产生威胁,所以老皇帝大都偏爱小儿子。

    还有一点,人老了难免猜疑心更重,做事也糊涂,更加的独断专行,往往会一意孤行的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所以,很多皇帝都会立小儿子,更有甚者直接立自己的孙子,隔辈亲,老人更喜欢孙子,代表人物朱元璋,结果引发了靖难之役,国家被搞得一塌糊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皇帝大多偏爱小儿子,而敌视长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xl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