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消息,说是中学历史课本删除了关于屈原的内容,原因竟然是屈原原来是司马迁虚构的一个文艺青年,实际并不存在,或者说是历史真实性存疑,所以直接删除了。让这些年广受屈原恩惠得了三天假期的群众直呼受不了,崇拜一生的爱国诗人竟然是虚构的,那端午节以后还让不让人过了?
提出屈原虚构论的重要论据,是认为包括《离骚》在内的楚辞均非屈原所作,而是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写的。
淮南王刘安确实是写了一篇关于《离骚》的文章《离骚传》,确切的说是受汉武帝刘彻之命为《离骚》写的歌颂文章,后被司马迁借鉴,编入《史记》中的《屈原贾生列传》。
不能否认司马迁在编纂《史记》时,在对上古时期的历史无籍可考的情况下,采用了大量的传说以及神话故事,这其实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就算现在有了比几千年前先进无数倍的仪器,依然无法搞明白人到底是怎么出现的,达尔文的进化论也早就被质疑的面目全非了。
但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存在的时期绝非上古时期,距离司马迁(前145年—约前87年)生活的年代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而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前122)正处于两者之间,且离司马迁更近。在时间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司马迁20岁左右外出游历考证历史准备写《太史公记》的时候,刘安还活着。那么,如果《离骚》是刘安写的,司马迁会不知道吗?要知道,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祖父司马喜为汉初的五大夫。《离骚》这么有名的诗作,是不是刘安写的,以司马迁家族的地位肯定是知情的,而作为一个史学家,尊重历史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走遍中华大地亲自考证历史属实性,受宫刑依然不屈坚持写下《史记》的司马迁,会凭空编造历史人物出来吗?要知道,尧舜禹虽然是神话传说,但毕竟是老百姓传说出来的,不是司马迁自己编造的。
再来看淮南王刘安的《离骚传》,是奉了汉武帝刘彻的命令写的,就像现在给一本书写书评是一样的。不能因为谁书评写的好,就说那本书是他写的吧,这简直比洗稿还可怕!
如果对司马迁的《史记》存疑,那么,1977年在安徽阜阳汝阴侯墓出土的古籍竹简残片中就有《离骚》片段,而汝阴侯夏侯婴是死于公元前172年,那个时候淮南王刘安才刚刚7岁,咱们还是直接否了“神童说”吧,毕竟这么厉害的神童司马迁更不可能不知道了。
咱们再来看《离骚》的内容。屈原之所以被称为爱国诗人,就是因为他在诗中“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如果是小神童刘安所写,或者是西汉任何一个诗人所写,甚至是司马迁自己写的(这更不可能了,毕竟有刘安的《离骚传》在前),汉武帝刘彻会下令为《离骚》作传吗?就算汉朝没有文字狱,公开骂朝廷昏庸的诗会被承认?还是刘彻喜欢看文人骂前朝楚王以证明自己的英明?
由此可以看出,屈原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历史人物,虽然除了《史记》我们已经无法考证,因为之前的书都被秦始皇和项羽烧光了。就算他的名字不是屈原(小科普: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芈是母姓,屈是父氏。),也是另一个已经被历史抹去了姓名的真实存在,无需质疑。而后人纪念的是他的爱国情怀,屈原不过是代表这种爱国情怀的一个符号,这才是现代人记住屈原承认屈原的真正意义。
那么端午节和屈原有什么关系吗?
真实的答案是,一开始是没什么关系的。端午节在屈原跳江之前就有了,这是出现在春秋之前的一个节日,并不是因为屈原才产生的。但是因为屈原在这一天跳了汨罗江,便成了人们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可这并不矛盾。
举个现代的例子,很多人喜欢的艺人张国荣在西方节日愚人节那天逝世了,歌迷们每年的四月一日都会纪念他,就是认为四月一号跟哥哥有关系,你过你的愚人节,我们怀念我们的偶像,并不冲突吧!就算张国荣没有屈原的影响力,改变不了愚人节的真正意义,但是在他的歌迷心目中,四月一日那天,哥哥的祭日就是比愚人节更重要。
意义这个事情,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定义,所以,端午节,请让我们继续纪念屈原,因为他伟大的爱国情结。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