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随记(6)
文青&愤青
今天天气阴,依然无雨
今日晨练一小时,微汗
今日体重609
今日早餐,玉米蛋糕一块,绿豆燕麦莲子汤一碗,牛奶一小杯。
文青&愤青今天看到友人朋友圈发了一组照片,三毛,顾城,北岛,余华,残雪,崔健等,有点怀旧了,乍一看都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文艺青年,我们简称“文青”,现在应该都到了中年了吧,有些人顺利过渡到文艺中年,而有的人香消玉殒,从此沉寂不见。高晓松应该就属于我心目中的文艺青年,如今该教他文艺中年呢,还是油腻中年,哈哈
其实我们那个年代的文艺青年,骨子里多多少少还有很多叛逆的成分,所以有时候他们身上是不是有愤青的特质呢?像崔健,顾城,海子,朴树,他们的作品和行为上常常带着某种愤怒的标签,我一直对愤青理解模糊,今天认真的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了解了很多。
顾名思义,“愤青”是指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言论和行动的青年。
愤青(英文:Angry Young Men),是“愤怒青年”的简称。“愤青”之名的由来,至今众说纷纭。不过,英文“Angry Young Man”这个专有词组,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就已经出现,指的是一班思想激进的作家,其较著名的作品有John Osbourne 1965 年的剧作《愤怒的回顾》(Look Back in Anger)。
基本分类
较为科学的分法是应用孙先生的三民主义,根据倾向性将愤青分为A、B、C三类,即A型民族主义愤青、B型民权主义愤青和C型民生主义愤青,由此便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推导出四小类即AB或BA型民族民权主义愤青、AC或CA型民族民生主义愤青、BC或CB型民权民生主义愤青和综合ABC型的三民主义愤青。二十一世纪的“愤青”大多上网,但也有一些“愤青”依然会走上街头,激烈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情绪。
按照这样的分类法,港那边的主角应该是BC型愤青了吧。
文青也好,愤青也好,其实都是青春的荷尔蒙在作祟,年轻人,退一步,等一等,站到高处,看一看,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