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因此,科举制度成为隋唐鼎盛的主要基础。
然而,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却“走歪了”,被固定为“八股”,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因之文章有固定的八个部分组成: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部分要求严格对仗,类似于骈文,书写难度甚高。
西方的文官制度其实与中国科举制度类似,目的都是通过一种相对公平的方式来鉴别、选择人才,从而使优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进入政府为社会服务。隋唐因为这项制度的出现,大量地层人士可以通过考试的通道而实现社会基层的突破,从而拓展了人才成长通道,是一项很高明的制度创新;但明清将之固定为“八股文”,选出来的人都是一帮“穷酸书生”,为作文而作文,偏离了科举制度的本意,人才选拔机制除了问题,必然也导致政府决策的僵化,海禁、闭关锁关、自以为是......这些看似无厘头的政策恰恰都是纸上谈兵出来的,后患也无穷无尽。
无论是科举还是文官制度,还是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无论形式和名称如何变化,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如果走偏了,群体性的选错人,出来的政策效果就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