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写的文案是为了介绍一款盖碗。这款盖碗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改良、专为个人日常喝茶设计。希望看了该文案后,消费者将改变盖碗不适合日常喝茶(复杂、烫手、不稳)的认识,在有使用日常茶具(尤其是办公、出差场景中使用的茶具)需求的前提下,对我们这款盖碗产生兴趣,并在促销活动的刺激下购买。
我选用演绎法,并会在其中放入:用权威、示范效果、用细节、说愿景等手法。
具体这么做:
1、大前提:觉得用盖碗不适合日常用?那是因为按什么标准挑一只好盖碗。
现在越来越多人有了喝茶的习惯,甚至在办公室、旅途中也要美美地喝一杯。但大茶台太繁,钢化杯太low。而盖碗又简单又复古,让很多好茶人心动,但就是嫌它用起来太“作”——要双手端着慢慢喝,否则就会烫手或翻倒。
其实这是因为没有选对一只好盖碗。而好盖碗有几个标准:
(1)能单手用。电视上“端”着用盖碗其实没必要。根据收藏家、老北京人马未都的讲解,过去用盖碗喝茶,是直接把盖子插入碗里,单手拿起来喝。这样既挡住茶叶,又方便饮用(配马未都讲解图)。(用权威)
(2)不烫手。如果是单手用的盖碗,烫手肯定不行。好的盖碗不会很大很厚,但在碗型和盖钮的设计上有讲究。不信可以看看乾隆皇帝的盖碗和现在网上一些盖碗的对比(配乾隆时期盖碗图)。(用权威、用细节)
(3)够稳定。很多人觉得盏托很多余,还会让盖碗更容易倒。其实设计合理的托盏能让盖碗更稳和方便传递。这也是为什么从唐代就有的盏托一直流行到现在(配唐代盏托图)。(用细节)
2、小前提:到哪里去找一款这样好用的盖碗?我们的改良设计就符合以上要求。
为了能满足日常喝茶的需要,甚至是在办公室、旅途中使用,我们发扬传统优点,结合现代设计,出品了一款盖碗。而它就符合能单手用、不烫手、够稳定的要求。
(1)能单手使用。精心设计,适中,更重要的是盖能卡在碗里,把茶叶都挡住,单手拿碗喝茶(配单手使用示范图)。(用细节、示范效果)
(2)能有效避免烫手问题。碗型和盖钮进行了调整设计(配设计分解图)。(用细节)
(3)特别设计让盖碗稳定。托盏做了挖空设计,大小和盖碗严格匹配。这样的盖碗不仅自己在火车上用都很稳,用盖碗泡茶给客户端去也方便(配设计分解图)。(用细节)
在这些基础上,我们还在器型、材质、颜色上进行了一些改良,让它更简洁时尚,能融入现代场景。
3、结论:
由上面的大前提和小前提,得出一个结论:盖碗是很专业的。所以鲁迅说“泡好茶要用盖碗”,G20峰会习大大用盖碗茶招待贵宾(配G20西湖茶会图)。但盖碗也可以很日常。一只适合日常用的盖碗要符合能单手用、不烫手、够稳定等标准。我们设计的盖碗,就能符合这些要求。有了它,在办公室旅途中,就可以既有逼格又省力气地喝一杯好茶。既保持高效的工作节奏,又显示对品质的追求(配办公、旅途使用图)。(用权威、说愿景)
ps:最后说一下这样写的原因。1、考虑到面向的是本身就有喝茶需求的读者,所以没有用一般社会热点(如之前拟标题时曾想过的《如懿传》《海上牧云记》等)去引出盖碗。2、因为目的是改变他们原本对盖碗缺点的认知,所以默认读者本身对盖碗的优点有了解,没有多做解释。3、因为这是一款新产品,所以觉得用演绎法更合适。4、因为只练习一篇,不得不做一些内容的舍弃和选择。如果要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好是通过一系列不同目标文案的组合发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