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一个是当下热门新电影,一个是当下热门社会话题,本来没什么关系。但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个话题。
从什么说起呢?还是从这部电影说起吧。
我没看过小说。宣传说是东野圭吾巅峰之作。关注这部电影是因为朋友看了小说,而且张鲁一的《红色》给我的感觉非常好(细腻的感情,超高的智商,无奈的隐忍都演的很到位,他应该很适合这个角色)。看电影前看了08年日版的,12年韩版的。所以对故事情节已经很清楚了(很讨厌这种剧透的感觉,以后看电影还是不要这么剧透的看好了)。这次重点看的是两位演员的演技(林心如被我自动忽略,喜欢她本人,却无法喜欢演技)。
对比同一部小说三个国家的版本,我的感觉是:
(1)提真一后再无石神。
张鲁一对这个角色的把握还是略逊一筹,虽然已经很不错了。
日本电影的石神,高度还原了小说中平凡得人堆里认不出的初中数学老师,中年男人的沧桑感通过他发福的体态就可以看出来。但是这一切都掩盖不了他对自己信仰——数学的痴迷。
屋子的书,从实物的角度告诉了我们他是一个对数学研究十分痴迷的人。
而在汤川拿给他验证的黎曼猜想时,他两眼放光j激动的神情,不顾一切的拿着论文走向了自己的书桌不眠不休一个晚上解决了这个论证,从神态和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信仰的人。有信仰的人才有这样的表情,如此美妙。
嫌疑人x的献身
除此之外,结尾处,提真一悲痛到歇斯底里的痛哭也是另外一个亮点。他的哭声让我真的感觉到了人生的坍塌。努力想守护的呀!不惜杀人犯罪想守护的呀!在看到她的瞬间毁了,毁了……他悲痛的快要呕出自己的灵魂了,哭天抢地。张鲁一在模仿提真一,当然向好的表演致敬无可厚非,但是还是没有他的神韵。结尾的处理更是去掉了石神的痛哭。只闻哭声,不见人,进而感情得不到升华。韩版略过这些桥段更是彻底了。
(2)苏导对电影的几处增改
第一个是爬山时,落叶在水中配合剧情的漂浮着。真的很文艺,配合张鲁一的演技,真的很合主题。
第二个是故事的叙事顺序,日韩都是顺序的结构。而苏导倒叙插叙用的都更符合悬疑剧的剧情。
第三个是张鲁一演的被捕的方式,日韩版基本是警察破案,凶手被捕的模式。而苏导加了一些情节,目的是为了展现出石泓的高智商,他让大家更相信他是一个变态跟踪狂,而设计了一个假的杀人案。
(3)情理法的交错
这个点就是我为什么会想到最近的“刺死辱母者案”。
日本版的电影里,你看完会很同情石神,会埋怨汤川为什么要揭露真相。
但,细思恐极。这是多么扭曲的三观呀!在石神的眼中,那些无用的齿轮——流浪汉的命就那么的没有价值。可以被人操纵,用来掩盖另外一桩杀人案?石神眼中的生不如死的人生,高于阳光明丽的隔壁邻居吗?石神的人生已经陷入了悲惨的偏执。
而在苏有朋导的这剧中,把这个bug给填了。
张鲁一演的石泓在见过唐川离开时,唐川痛苦的喊着“她为你做了什么,值得你这样”。石泓慢慢回忆说,她救过我。这不是顶罪,这是报恩。希望她们能获得幸福,这样他做的一切都值得(虽然这里有解释,但是解释还有点牵强)
王凯演的唐川,痛声拷问追求真相的意义是什么之后他跑去了流浪者聚集的桥底。那里生机勃勃,并不像石泓看到的那样生不如死。这也是他性格中的阳光和悲悯决定的。在这样的人生观中,虽然极不愿看到某件事发生,却坚持自己的对错观。杀人就是杀人。每个人都改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里就延伸到了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刺死辱母者案”。很多人同情那个孩子,甚至有荒唐者说为了这件事改法律。这真是荒唐至极了。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便是孩子,即便有再合理的理由,他都必须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合理而公正的审批,对这个孩子而言也是幸事。让他知道遵守社会规则,否则这个世界无法想象。同时,也让他放下心中的阴影。
花絮:
“富坚命案,就此了结”,好霸气。“我赢了”,自信满满。之后的哭泣,好心疼!
演富坚这个人渣的赵阳,演的真不错,竟然是《少年包青天3》的公孙策,整容般的演技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