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人为什么会陷入“如果你不来主动找我,那么就算我想跟你说话也不主动找你”的模式?
西蒙·波娃在《越洋情书》中有这样一段写给情人的话,很有名。“我渴望能见你一面, 但请你记得, 我不会开口要求要见你。 这不是因为骄傲, 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无骄傲可言, 而是因为, 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 我们见面才有意义。”
人的内心很复杂啊,各种杂七杂八的念头撕扯纠缠,面对喜欢的时候更复杂,面对爱的时候就更更复杂了。
不仅仅是在恋人之间,即使是普通朋友,你喜欢他,就会时而骄傲时而自卑,时而担忧时而恼怒。如狂海浮船,无法悠然。
从心理学上讲,自信和自卑是两个独立的维度,它们不是互斥的,一个人很自信的同时也可会很自卑,而在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这种矛盾的情况就演化到极致了吧。
我想跟你说话,可是拿起手机,我突然想到,万一你在忙呢,就算你不在忙,万一你此时不想聊天呢,就算你想聊天,万一你并不想和我聊呢。你会不会嫌我烦,会不会觉得我的话题蠢,会不会觉得我莫名其妙?或者一转念,妈妈的,老子这么温柔善良可爱大方有趣多才,你居然都不来找我?你看不上我吗?我不配和你做朋友吗?你是不是有病啊?谁稀罕你!乱七八糟的思绪最后就会失衡,理不出个头绪,所以就无法生出一种力量,去找那个人聊天,去约那个人见面。就站在原地,任心里走过千山万水,表面如常,在心里嘟囔一句,哦,那就这样吧。时间久了这就成为了一种定式,就会陷入到一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所谓“习得性无助”是指在一项活动中,如果一次次不断失败,就会失去再去改变的信心甚至意愿,形成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即使原本的困难消失也不愿意再去尝试了。
我一直欣赏一种纯粹赤诚的内心,喜欢就说啊,告诉他,你真好,很棒,我特别欣赏你,多好!我一直在努力,可是也只能做到一半儿,我会主动接近我喜欢的人们,可是,我没办法在他们面前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会有点拘谨,手足无措,怕讲错话做错事,不像是平时和一般人在一块儿时候那个大方幽默的自己,谨慎得有点扭捏。此间的心态和不主动找别人大同小异了吧,因为贪图,因为想要被喜欢,因为害怕被讨厌,就失衡了呀。想要,就会患得患失,要么退缩,要么激进。退缩就会不联系,激进就会玩套路。
再说回波娃的那句情话吧。她是想见他吗,不,她是希望他想见她。同样,你是想和他说话吗?不,你是希望他想和你说话。可,你又不是人民币,凭什么期待大家都跋山涉水向你前进呢?反正我要向他们前进,向未来向远方,向我爱的那些闪闪发光的人们。
我想我会做的越来越好,即使难免风尘仆仆的狼狈,依然保有那份不怯懦不贪图的纯粹。
文/夜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