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近京都。
林黛玉经过前两回的大背景陈述,至第三回上半部分贾雨村攀附贾家重新复职做官后,作者完成了对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出场的各项准备。对宝黛的前世之缘和今生的时代背景、家族背景做了详细的铺垫说明。随着一句“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大幕徐徐拉开,柔柔弱弱的林姑娘---黛玉,来了。
带着丧母之痛、慈父之忧,带着奶娘王嬷嬷和十岁的雪雁,黛玉一行三人老弱病小悲切而来。来到“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走进“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的姥姥家--荣国府贾家。
京都“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姥姥家更是气派。深宅大院,众多奴仆,单是那明晃晃的“敕造”二字便显示出无尽的尊贵与荣华,更别说无时无处不在的家规与礼法。
对于“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姐妹兄弟扶持”的黛玉来说,这可不是随意随处玩耍的地方,尽管姥姥家热情接待,但终究不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家,寄人篱下的滋味挥之不去,无忧无虑率性而为的童年童趣更是与她无缘。
她须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若小的年纪便有如此心智,与其说深明事理,不如说迫不得已。
及至见了宝玉,心里才有了莫名的安慰:“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见了她,也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眼前分明是外来客,心里却似旧时友”,这便是前世之缘。这种感觉犹如寒夜里的一堆篝火,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温暖着黛玉受伤的心灵。
宝玉就近坐在黛玉身边,问有没有玉的事,之后发狂摔玉哭闹,足见宝玉之真,与黛玉的亲近是刻在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与其他人以礼相待笑容可掬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种亲近黛玉完全能感受得到。晚上黛玉在碧纱橱内第一次为宝玉落泪与之不无关系。窃以为黛玉之哭,一是委屈二是恼,三是想家想父母。
一是委屈:她回宝玉问话用了心思,小心回答却还是惹哭了宝玉,好像是自己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尽管她也知道自己没错,但事由她引起,还是有委屈没处诉。
二是恼:在她心里宝玉是“旧时友”,是在这个陌生的大院里让她觉得亲近的人,她不愿意看到宝玉伤心难过,所以她的无心之失惹哭宝玉,自己也恼得慌。
三是想家想父母:随之而来的感受。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只有13岁的黛玉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又发生这种事,即使她知书明理,也会悲从中来,哭鼻子是避免不了的。
黛玉,哭吧。既有木石之盟还泪之约,哪怕情深缘浅,终究人在眼前。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知己者有几?正如一首歌中所唱:“人海之中,找到了你,一切都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