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取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
宋江起义之后,世人都知道宋江忠君孝亲重义的仁义君子。
因为他纳的小妾阎婆惜发现了他与梁山晃盖的交往,还威胁他要报官失手杀死小妾。
至此北上沧州,结识了不少江湖好汉,最后决定率领花荣等人投奔晁盖。不想半路又被父亲利用他的忠君孝亲思想哄了回去,成为阶下囚。
宋江刺配江州,途经梁山,被晁盖救下,晁盖挽留却遭拒。
南下路上,又结识了不少英雄豪杰。谁知一首《西江月》引来了杀身之祸,在问斩的生死关头,被梁山劫了法场,留得一命。
最后,宋江不得不上梁山投奔晃盖。
在梁山的日子,他打起了“替天行道”大旗,从北走到南,汇集108将云集梁山。
他们主要活动范围在青州、齐州、单州和濮州之间,采取游击战术,灵活机动打击贪官污吏。
《水浒传》中攻打祝家庄,得了三年吃喝不尽的钱粮,攻打高唐洲既救了柴进,又得了钱粮。但却砍了高俅的侄儿高廉。宋江忧虑的是子孙后代不能一直这样过打家劫舍的生活。却忘了忧虑高俅发誓要将他灭了。
朝廷奈何不了梁山好汉,只得出榜招安,后遣宋江取方腊。
宋江身上“助行忠义,卫护国家”的形象使宋江由一名阶下囚变成了英雄。
忠义思想折射下,招安是最正确的选择,错误的是宋江没有经历过林冲的痛,忽略了高层社会的血脉亲情。而且,梁山的财全是打劫得大富阶层。即使高俅不整他,还会有其他人整他。所以武松、公孙胜的归属才是最适合的归属。
《水浒传》表达的主题思想是深刻揭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官逼民反”,歌颂农民起义英雄。揭示农民起义失败的必然原因。
事实上,不招安确实不是长久之计,招安也是必死无疑。这就是《水浒》流传千古的忠义精神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