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
柳宗元曾说:自然景物要成为美,成为一个意向,离不开人。外物是固然存在,但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我们的每一种感觉都伴随着意识的存在,由于人的存在,万物才得以存在。人是万物借以展示自己的媒介。艺术创作的主要动机之一当然需要感到自己对于世界而言是本质性的。有人的见证,有人的唤醒,。故曰:
美不自美,因人而美。
美离不开观赏者,而美带有创造活动。在审美活动中,我们面对的不是象,而是物,一个是实在的世界,一个是意识的世界。事物的实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外观是人的作品。象不能离开见得活动,美的观赏所以都带有几分创造性。
美是观赏 ,是创造,是发现。
比如风景,对任何人都是不会变化的,只是在物理上如此,但对于,老人与小孩,油画家和中国画画家,观赏会得到不同的感悟。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阿米尔曾言。同一座山,但因为灌注的情绪不同,各是一种境界。不同文化教养的人,不同格调的人,同一个外物都会显示出不同的意向
美具有历史性。文艺复兴时代,丰腴为美,中国唐代,富态为美,《游春图》、唐三彩,均可见。既具有共同性,社会文化的延续性。不同的历史时代,美具有阶级性,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异。
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
在传统中国美学看来,美是一种超出物质本身的美。神秀,慧能,两人各作诗一首,可见对于主客二元的讨论。青园参禅一诗,三层境界,而后,人才能见到事物本来的面目。所谓“心物不二”。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即是中国美学讲究的自然。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的源泉,最心灵化的艺术,也是最自然的艺术。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美并不是认识论的统一。不是认识,而是体验。梅花的显现,是因为心,心的显现,是因为心。
美在意象,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广义的美,就是意象,最早可以追溯的《易传》,大约在战国时代。第一次被提出,是刘勰,《文心雕龙》作者,魏晋南北朝时期。
意象,即为情景交融,看似两个,实则为一。王夫之对此有许多言论,美是一个创造。文艺皆是根据现实创造出一个超现实的世界。意象是一种创造,美不是物,而是物的形象,是根据表象来加工之后的产物。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也是最心灵的作品。艺术境界是人的心灵与世界沟通的过程,以此来找到一个自我与世界完美结合的灵境。一个作品,往往已经超脱了物的本身,而是一个充满理性的感性世界。
艺术家往往可以透过一个具体的物而看到一个充满意蕴的意象世界。梵高作品《一双鞋》,鞋子已经不再简简单单的一双鞋,而是背后一个世界。杜夫海纳曾言,美是感性的完善。其最后反映的都是一个情景交融的世界。情景不能分离,人与万物是不可分离的,这是最本源的世界。
审美对象不是别的饿,只是灿烂的感性。
意象世界不是物理世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有对应言语,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审美活动是我与世界的沟通,二者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