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家的路上经过当年就读的初中,给儿子介绍、并说明当年是骑着自行车走很长的路到这里来上学的。儿子问有多远,于是地图查了查,整整十一公里。
在老家的早上醒的更早些,看看才五点多,于是决定跑去初中,重温下当年的求学之路。
这条路,从出家门口开始就是满满的回忆。
0m:这是我上小学的起点,每天早上六点多,老五都会在门口喊我,然后一起结伴去学校。
120m:这个桥头是放学必经的路,小外公经常和一群年轻小伙坐在路边堆起的木头山上抽烟。远处山上夜幕降临时常常能看到“鬼火”,每次都因为心里害怕不敢回头急急的往家走。
280m: 前后挨着的分别是幼儿园和只有三个年级的小学,只是现在都已经拆了盖民房了。幼儿园里,午休时从桌子上滾下来的我因为害羞,摔在地上还假装呼呼大睡。小学是以前的戏院,戏台下摆着几口村里老人给自己身后准备的棺材,戏台上是课堂,分三列依次是一二三三个年级。仅有的一位老师总是在上完一个年级的课后让他们自己看会儿书,然后挪到下一列接着上课。老师很严厉,因为是外村人所以只能挨个学生家吃饭,每次轮到我家,我总是不敢说话埋着头只顾吃饭。
1.03km: 从这里往前是上中学的路,右拐则是上小学四五年级的路,往邻村我外婆家。总是和小伙伴们早早的结伴同行,一路上追逐嬉闹,中途的树上经常会看到小松鼠。回来的路上会跑山上的大石头洞里玩打战的游戏,或者沿路捡从树上掉落的栗子用脚踩着在地上滚滚剥了吃。四五年级学校条件稍好,有几位老师,有个排球可以玩,我们班主任老师很和蔼,放学的时候经常拉我们一起打牌。不过因为回家有距离,除了我住外婆家,其他不少同学就要开始住校了。放学时外婆会隔着河喊我回家吃饭,我冒冒失失的跑回家,总是对着茶壶喝水不小心烫了嘴。
4.50km: 这里是当年最常山体滑坡的地方,上中学时每周骑车往返各经过一次,自行车后座绑着一周煮饭用的米、三角架横梁上挂的包里是一周吃的梅干菜。遇到山体滑坡时,就得扛着自行车翻过去,老二力气小些,有时就帮着老二再抗一次。有时一脚下去再抬起来,鞋子就陷在泥泞里了,于是大家一起嘻嘻哈哈的玩泥巴找鞋子。
11.11km: 到了上中学的地方。外围的一圈路面是我们晨跑的地方,冬天手冻得刺骨也只是更紧的握握拳头;水渠上我们经常横跨在上面做俯卧撑;隔着这扇铁门我们经常用米换大饼吃;铁门里是操场和远处食堂外一整排的水池,无论冬夏我们就在那排水池下洗脸淘米。还记得当年刚报到的时候感觉学校好大,还有篮球场。当晚和十几位新同学挤着睡在宿舍里,透过窗户上破了的塑料皮,月光清冷,那月亮好大好圆。学校的老师大部分比较年轻,班主任老师才华横溢但尚未成熟、数学老师常常严厉有时也让人忍俊不禁、英语老师嘻嘻哈哈冷不防会从背后给你一水枪……就是在这些亦师亦友的老师指导下,我在学校慢慢有了些许名声。也是在这所学校里,年少青葱,有了隐隐约约喜欢我的和我喜欢的人。
21.96km: 又回到这个桥头,这个屋角下,是父亲和家人们送我去高中、大学、工作,去更远的外面的世界的地方。那里留着他们的期望、关心、与不舍,也留着我走出大山、从少年到中年的一路风尘。
22.08km: 又回到了家,一个让我累了痛了倦了就想回到的地方,掐表发现刚好一个半马的距离。
原来走过半生,终没有走出这半马之地——因为这里是我的故乡、我一路成长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