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别人带娃轻松,你带娃很辛苦,还不是因为你不懂这些技巧...

为什么别人带娃轻松,你带娃很辛苦,还不是因为你不懂这些技巧...

作者: 一画奶粉 | 来源:发表于2018-08-27 10:17 被阅读0次

                                                                                                       

    刚生下宝宝开始的一周,手忙脚乱啊,宝宝一哭,不知道是喂奶好,还是换尿片的好,在生活中很多新妈都会手足无措,下面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宝宝的“婴语”。

    1 婴语

    睡觉时摇头

    宝宝太热了:如果宝宝睡觉的时候不安稳,小脑袋总是左摇右晃,妈妈一定要摸一摸宝宝的额头和颈后。如果湿乎乎的有汗,那就说明你给宝宝盖得或者穿得太多了,宝宝很热。出了汗头发粘在头皮上很痒,所以宝宝只好摇头解痒了。

    宝宝可能缺钙:如果房间的温度很适宜,宝宝的穿戴也不厚,但他还是出汗摇头,那么很可能是宝宝缺钙了。

    红脸横眉

    婴儿往往先是眉筋突暴,然后脸部发红,有明显的“内急”反应。这是要大便的信号,父母应立即解决他的“便急”之需。这时候宝妈们就准备好换纸尿片啦!

    揉眼睛

    宝宝困了:宝宝想睡觉的时候,或者刚醒来还没醒透的时候,会觉得眼皮发沉,这时宝宝会揉眼睛。

    宝宝的眼睛发炎了:如果宝宝经常揉眼睛,揉得通红,妈妈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睫毛、眼泪,宝宝的眼睛有可能发炎了。

    抓头发

    宝宝头皮痒:经常抓头发,可能是因为头皮发痒。如果宝宝的头发很清洁,那么妈妈就要检查宝宝的头上是不是长了湿疹。

    注意:宝宝头部的湿疹开始是一些小红疹子,慢慢会形成黄色的斑片。妈妈可以用植物油轻轻擦在有头垢的地方,软化后帮宝宝洗掉就好了。

    宝宝生气了:宝宝抓头发也有可能是生气的表现。妈妈需要寻找宝宝不高兴的原因,满足他的需求。

    吮手指

    吮手指 表示宝宝的牙龈痒了,要刺激它一下。吮手指是婴儿智力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宝宝出生后,早期只能用哭声和面部表情来表示要求和倾诉,并且通过口唇来进行探索。随着年龄的增加,宝宝开始将手放入口内吸吮,自得其乐地玩弄自己的嘴唇、舌头,这是宝宝高兴时的一种表现。

    此外,吮手指也是宝宝重要的心理安慰剂。宝宝往往在自己的某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如饿了却等不到奶吃、需要爱抚却得不到回应,就会以吸吮手指作为安慰剂来稳定自己的情绪。这时的宝宝更愿意独自玩耍,所以妈妈在确保宝宝的手是干净的情况下,不用去干预他的动作。


    吐气泡

    表示光吃牛奶已不能满足宝宝,该给他加吃米粉了。4个月大的婴儿唾液腺的分泌量开始增加了,所以口水相应增多,吐泡泡的机会增多,严重的还会流涎。由于这些唾液腺内含有一定量的淀粉消化酶,起到消化淀粉的作用,所以这时可以吃大米类的食品了。同时,因为口水还起到搅拌米粉的作用,所以流涎也可减少。

    2 手语

    当然如果宝宝哭了,可能各位宝妈就要根据自家宝宝的照顾经验来分析了,究竟是饿了?困了?还是拉粑粑了?那要根据长时间的观察和总结才可以知道,而对于刚刚出生1.5岁以下的宝宝,宝妈们应该教育宝宝用手势表示自己的想法。

    婴儿手语好处多

    好处1:提升沟通便利性,婴儿手语可帮助父母和孩子更好地享受沟通乐趣,减少因互动不良造成彼此的焦虑与挫折情绪。

    好处2:增强口语能力,经研究证实,凡是学过婴儿手语的孩子,所能说出的辞汇数量、语言理解力及词汇组句能力都比同龄孩子要好一些。

    好处3:增强幼儿自信心,当孩子通过手语表达心意时,如果他人能够正确满足其需求,将有助于幼儿建立自信心,促使他今后更加乐意表达自身想法。

    好处4:快速正确表达,从小让孩子学习婴儿手语,有助日后语言的发展。根据相关研究及实际教学发现,凡是学过婴儿手语的孩子,已经对语言结构和语法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当进入语言学习阶段时,就能快速正确表达心中意念。


    必学的婴儿手语

    吃——“吃”的手语简单易懂,这个动作(把东西放入嘴巴)对孩子而言几乎是与生俱来。当宝宝对“吃”和食物间的关连性有所理解之后,就会在肚子饿时用“吃”的手语来取代哭闹。

    比法:手做拿食物状,放入口中或是靠近嘴巴。

    喝奶——在孩子要喝奶之前,可先问孩子:“要喝奶吗?”一边说一边比画出手势,重复几遍后再开始喂食。

    比法:双手握拳,做出反复挤捏的动作,就像挤牛奶一样。

    小提醒:如果希望孩子尽快学会使用手语,就必须让其对需求和手势之间的关系有更好的理解,这样才能更积极地比画出手势来。不过,千万不要以为让孩子肚子饿,就可以一直诱导他做出手势,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而言,满足生理需求更加重要。如果一味让他饿肚子,只会让他更加专注于饥饿感的表达——哭闹,反而不利于手语学习。

    我还要——和前2个手语动作相比,“我还要”属于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指导,孩子才能够学习得更有成效。建议父母先营造学习气氛,例如明知道孩子还想要,但是仍旧故意延迟一下,继续询问幼儿意见,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能够体会这个手势的含义。

    比法:双手手指并拢,并反复触碰。

    小提醒:在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小肌肉发展尚未完全,或许无法百分百相似地完成这个动作,有可能变成双手击掌或是拳头打拳头,此时无需过度要求幼儿,毕竟手势只是沟通工具,只要亲子之间能够互相理解就可以啦。

    分享育儿小技巧

    1、纯母乳喂养宝宝2周后可以开始补充维生素D,推荐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配方粉喂养,要根据宝宝所喝奶粉所含维生素D含量酌情补充。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对于宝宝骨骼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2、6个月之内的宝宝母乳和配方奶都能满足其身体发育的营养需求。所以喂奶即可,不需要给宝宝吃其他任何食物。婴儿满6个月后,母乳或配方奶无法满足宝宝身体发育营养需求,需开始添加辅食。而奶量,从6个月至1岁期间,每天奶量保持600ml至800ml,1岁至1岁半不少于400ml至600ml。

    3、喂奶后要给宝宝拍嗝,将宝宝喝奶时一同吸入胃中的空气排出,才可避免溢奶或吐奶。

    4、给宝宝拍嗝,如果新手爸妈对抱孩子还没有经验,家长可躺在躺椅上,身体与地面大约呈45度角。孩子吃奶后趴在大人身上,头部高出肩部,以免窒息。大人可以轻拍或抚摸婴儿背部,几分钟内孩子就会打嗝。这种方法应该简便、安全。

    5、正常情况下6个月内宝宝不需喂水,因母乳和配方奶都含大量的水,额外喝水会增加肝肾负担。但宝宝出汗多、环境温度高、尿量少、生病腹泻时就应按宝宝需求补充水分。

    6、对新生儿来说,体温不超过37.5度都是正常的。由于新生儿包括大脑在内的脏器功能不成熟,自身控制体温能力有限,稍裹多些,体温会升高,所以不要给新生儿包裹过厚。

    7、新生儿可以使用沐浴露,但不需要常用,一周一次即可。对于皮肤干燥的宝宝,可在洗澡后皮肤还湿润时使用润肤露可达到滋润保湿的作用。对于滑润的皮肤,就不是必须使用。

    8、由于宝宝头部散热多,而心脏力量弱,达到手脚端的血流较少,因此护理婴幼儿需要注意:

    ◆头部保温。这是为何刚出生的新生儿都给带上帽子的原因;

    ◆允许婴儿手脚偏凉。只要颈部温热,就可说明室温及穿盖的合适。

    9、新生儿颈部肌肉薄弱无力,无法支撑头部,如果头部没有被支撑,头部的重量会全压在颈椎上。所以,无论横抱还是竖抱,都要保证宝宝头部和胸部有足够的支撑,可以帮助宝宝把头靠在大人的身上,这样宝宝头部的重量就落在了大人身上,宝宝的颈椎不用承担压力,自然就不会有伤害。

    10、妈妈抱宝宝最好是”经常抱,不长抱”。经常抱,让宝宝感受妈妈的爱使他有安全感;不长抱,不要一抱就抱很久,甚至睡着了还抱,这样会养成宝宝抱睡或不抱就哭的不良习惯。

    11、出生后,在宝宝清醒、有看护的情况下,每天都让宝宝趴一会,时间可随着宝宝能力的增加而延长。多趴可以防止宝宝头部过扁和偏头,多趴的宝宝更易学会爬行,多趴还可促进宝宝心肺的发育。

    12、禁止摇晃孩子,特别是周岁以内的幼小婴儿。宝宝未发育成熟的脑髓容易在被摇晃的过程中在脑颅中受到碰撞和伤害,严重可致颅内出血、脑损伤脑震荡。

    13、宝宝出生时脊柱仅是轻微的后凸,这时的宝宝是不需要使用枕头的;当宝宝3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抬头的动作时,劲椎前凸才开始逐渐出现;当宝宝6—9个月大可以独坐时,胸椎后凸弯曲逐渐发育形成,这时,可以给宝宝枕正式的枕头了,高度大约3厘米,随着宝宝身体发育逐渐调整。

    14、宝宝第一口辅食最好是强化铁的婴儿营养米粉,其综合的营养价值远超过蛋黄,购买的市售婴儿米粉强化了许多营养,比自制的米粉对宝宝更营养、更有益。

    15、不要给宝宝喂煮菜水。煮菜水不仅没有营养,反而有害。因为蔬菜表面的色素、化肥、农药会溶于水内,菜水内甚至含有重金属,这些都会危害到孩子健康,添加辅食后,蔬菜泥更适合宝宝。

    16、不要使用奶瓶喂养米粉。奶瓶喂养的过程仅仅是吸吮和吞咽的过程,而用碗勺喂食米粉主要是为了让宝宝通过学习新的进食技能——卷舌、咀嚼然后吞咽的过程。

    17、国外统计,使用空调和地毯的家庭,其孩子得过敏性哮喘是不用家庭孩子的2-3倍(罪魁是尘螨)。

    18、夏天太热或冬天太冷必须使用空调时,请注意空气滤网的定期更换和清洁,每隔2个小时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和新鲜。

    19、给宝宝初添水果,不要选择过甜或者过酸的水果,避免味道过重,出现厌奶和厌食。

    20、当宝宝会坐后,就可让宝宝坐餐椅进食。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1、鼓励宝宝自己吃饭,哪怕刚开始时他总是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

    22、周岁以内的孩子辅食不需要加糖。糖分过多引发龋齿、摄入过多热量,还易养成重口味不利饮食习惯养成,应尽量少吃。

    23、1岁半前孩子的辅食都不需要添加食盐,因为日常食物中都含钠,已能满足孩子身体对钠的需求,如额外添加,会引起肾脏负担。

    24、白开水是孩子是最好的饮料,不要长期给宝宝喝纯净水、矿泉水,也不要给孩子喝可乐等碳酸饮料,会影响钙的吸收。

    25、不宜给婴幼儿吃没煮熟的鸡蛋,因鸡蛋中的细菌和寄生虫卵不能被完全杀死,易引起腹泻、寄生虫病或食物中毒。

    26、婴儿骨骼未钙化非常柔软,如坐的时间过长,会引起脊柱发育变形,导致脊柱侧弯或驼背,轻则影响外观重则影响内脏器官发育。所以,6个月内宝宝不宜独立久坐。

    27、宝宝会爬后,自然会转换到独坐。所以应尊重婴幼儿从趴、爬、坐、站到走的动作发展规律,充分让孩子获得大运动对身体和智力带来的好处。

    28、不要给宝宝穿开裆裤。身体部位暴露易受到污染,可能引发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统感染,也有可能感染寄生虫疾病。

    29、可给宝宝使用纸尿裤,1岁半开始进行如厕训练,在宝宝3岁进入托幼机构前,就要习惯穿内裤。

    30、即使是刚出世的新生因而,妈妈也应该经常和宝宝说话,有益于亲子交流,也有益于宝宝以后的语言发展。

    31、不要刻意让孩子过早学站、学走,孩子骨骼柔软未钙化,承重过久易致骨骼变形,形成O型腿或X型腿。

    32、即使宝宝没长牙前,也应该定期给宝宝做口腔清洁。而当宝宝长出第一颗牙时,妈妈就可以开始给宝宝刷牙了。

    33、每个宝宝出牙的起始时间不同、出牙顺序不同、出牙引起的反应不同,不需要去攀比。3岁时绝大多数孩子应该出满20颗牙,家长对此不要紧张。

    34、不要咀嚼食物喂孩子,会传播龋齿和口腔细菌。如果家长有疾病,连用口吹凉饭菜的动作也要避免。

    35、宝宝如果吃得少,不强迫。强迫进食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尊重孩子对食物量的选择有利于喂养。

    36、培养孩子咀嚼吞咽动作很重要,喂食前,妈妈可做咀嚼动作演示,让宝宝学习或巩固进食时先咀嚼再吞咽的习惯。

    37、孩子奶量偶尔达不到建议量也不必焦虑,每个孩子个体需求不同,允许奶量有波动。

    38、只要生长正常,排便次数和性状无需关注。若生长缓慢,即使排便正常,也须寻找原因,及时调整。关注结果而不是过程。

    39、由于婴儿消化功能尚未成熟,喂奶期间经常出现大便内有白色小粒状物质,俗称奶瓣,这是对奶消化不够完全的表现,家长不需焦急。

    40、母乳喂养的孩子对辅食不感兴趣可以试试其他家人给孩子喂食。婴儿每次辅食量可有20%的差异,每天的进食量也不固定。

    41、如让宝宝一边进食,一边看电视玩玩具,对养成良好进食习惯不利,对消化也不好。

    42、食物性状与接受度密切相关。对于没有过敏的婴幼儿来说,没有不能接受的食物,只有不能接受的性状。

    43、对于食物一见就躲,或者进食初期正常,很快出现抗拒,排除对某种食物的味道性状不接受的情况,应先考虑对食物过敏或者不耐受。比如,孩子一吃鸡蛋就躲,即便吃进去也会出现恶心或者呕吐,应该考虑鸡蛋过敏。

    44、吃某种食物后,出现呕吐、急性腹泻、湿疹等情况,属于典型的急性过敏。这种情况不考虑消化不良,应该立即停喂。确定对某种食物过敏,要至少对该食物回避3个月。

    45、食物过敏主要是针对蛋白质过敏,很多食物都含有蛋白质,但牛奶蛋白过敏是最早发现而且发生率最高的。牛奶蛋白过敏主要有三大症状:

    • 第1是消化道症状,孩子可能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腹胀、便秘,甚至大便带血;

    • 第2是皮肤症状,孩子会出现急性的荨麻疹,或是慢性的湿疹;

    • 第3是呼吸道症状,孩子频繁出现不知原因的咳嗽、打喷嚏等感冒样症状,严重的还会有哮喘。

    46、乳铁蛋白是重要的免疫蛋白,可以预防新生儿感染、抑菌抗菌抗病毒、促进肠道有益菌増长、促进铁吸收预防贫血。而引起牛奶蛋白过敏的是αs1-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所以,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选择补充乳铁蛋白产品,是没问题的。

    47、微量元素检测不是常规的体检项目,如果盲目检测、盲目补充微量元素很可能加重孩子身体的负担。

    48、妈妈应注意饮食合理搭配,保证食品多样化即可。宝宝只要日常饮食均衡,就能获得必须的营养,就不必额外添加营养品。

    49、预防铅中毒:不让孩子在汽车多尾气重的马路上玩;勤洗手,不要啃食异物;水果蔬菜清洗干净后食用;多喝牛奶多吃果蔬增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减少铅的吸收;家庭装修尽量使用环保材料,减少铅污染。

    50、不要用浴霸,因为会伤孩子的眼。如真有使用的需要,那么请在宝宝洗澡前提前开浴霸提升浴室温度,宝宝洗澡时关掉。

    51、孩子的眼睛在前4岁是形成期,极容易受伤害,而且这种危害是不可逆的,无法修复。2岁前最好不看电视,如避免不了每次不宜超过15分钟;3-4岁每周看电视总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每次看的时间以分钟计算。

    52、看电视还会阻碍语言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社交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应培养孩子看电视的良好规则,不要让自己和孩子被电视控制。

    53、看电视是被动接受信息,而阅读是则是主动思考、选择和接受信息的过程。所以,应从小培养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让孩子爱上看书,将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54、不建议孩子使用学步车。孩子在学步车中踮着脚行走甚至快速滑行,没有自控能力,极易造成意外伤害;另如坐学步车时间过长,对孩子的胯骨、腿的发育也有影响。

    55、一些功能上看着很多,其实玩起来没有太多开发的玩具可以不买,而类似积木或者七巧板这类的孩子可以不断从中得到变化的玩具,可以适当购买。

    56、每次给孩子玩玩具的时候不要一下子拿太多的玩具出来给孩子玩,一次只拿一个玩具,不玩了收起来再换一个,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57、加湿器引起肺炎的新闻,让许多家长误以为加湿器不可以使用。其实,罪魁祸首并非加湿器,关键在于加湿器的使用方法不对,所以,请记得保持加湿器和使用过程的卫生,才是使用加湿器的正确方法:

    • 加湿器最好加纯净水或凉白开。

    • 加湿器的水必须24小时更换一次。

    • 加湿器装水的部分必须每周清洗一次,其他部位每月清洗一次。

    58、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一种症状,是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引起孩子发烧的疾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肠道感染、川崎病等。

    59、孩子发烧禁止使用酒精或白酒擦浴降温,因为婴幼儿皮肤会吸收酒精,对健康不利。也不建议使用冰袋局部降温,过低的温度会使孩子寒颤,特别是体温调节能力弱的小婴儿。

    60、发烧物理降温可选择温水浴,或者用毛巾沾温水擦拭全身,特别是脖子、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分,以帮助身体散热。

    61、孩子六岁前用常用过热的水烫脚,不利宝宝足部肌肉韧带发育,会造成偏平足。如果要给宝宝泡脚,用稍高于体温的热水即可。

    62、维生素D,可以维持血清中钙和磷的正常值,能促使小肠黏膜对钙和磷的吸收,并促使血液中钙向骨骼转移和沉积,促使骨质变硬,促进骨骼生长。虽然母乳中的钙质很充足,但维生素D的含量却很低,所以及时给宝宝维生素D,对于骨骼的正常生长非常重要!

    63、如果新手母乳妈妈喂奶痛,多是姿势不正确所致。正确的衔乳不仅宝宝吃奶很容易省力,吃得多又快。妈妈也不会疼痛。

    64、正确的吃奶姿势最重要需要宝宝含住妈妈整个乳晕:妈妈抱好宝宝扶住后脑,让宝宝的下唇抵住下方乳晕的边缘,然后把乳头“挤”进宝宝口腔,这样就能让宝宝吧整个乳晕都含进。

    65、母乳妈妈也要讲究餐食的营养密度,如果喝太多汤水会吃不下饭菜,所以应该有技巧地喝汤关于下奶别让太多的汤水占你的胃,能吃饭菜才是硬道理。

    66、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溢奶。

    67、躺着喂奶坏处多:如果孩子吞咽不及时,奶水容易流进耳朵,从而引起中耳炎,喂奶时无关什么姿势,最好保持耳朵的高度高于咽喉;妈妈在喂奶时犯困打盹的话,有可能让乳房或衣物堵住宝宝口鼻造成窒息。

    68、母乳的成分会随着妈妈饮食、宝宝需求不断调整变化,颜色和稀稠度不是有无营养的指标。宝宝6个月以后的母乳依然有营养,只要妈妈愿意,可以一直喂养到自然离乳。

    69、夜晚开灯睡觉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宝宝出生后要逐渐适应正常生活环境,白天应保持宝宝生活环境的光线明亮及正常声响;晚上时暗且安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别人带娃轻松,你带娃很辛苦,还不是因为你不懂这些技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rz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