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逆旅 | 手工艺的回归

作者: _若瑜_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15:29 被阅读27次
    Angela Ciobanu的作品

    2016年,“工匠精神” 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工匠精神” 火遍中国大江南北。

    从央视的文化综艺栏目《国家宝藏》,到地方的文化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再到阿里巴巴联手非遗,在其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闲鱼” 中建立起互动交易社区“中国非遗传承鱼塘”。中国的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手工艺掀起一股新的热潮。中国民间的手工艺再次回到了大众的视野。


    其实在英国又何尝不是呢?只不过英国的潮流开始的更早一些,因此,现代手工艺市场的发展也就更成熟一些。

    今年2月,参加了一个当代国际手工和设计展,领略了一下英国当代手工艺交易市场的面貌。展览放在伦敦著名的萨奇画廊,来参加展览的手工艺者和设计师来自世界各国。与其说是一场展览,倒不如说是一场当代手工艺者的盛会。

    此次展览的主要承办方是British Crafts Council(BCC)。BCC 是一个政府机构,承办了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展览,有力的推动了英国手工艺的发展。此次的展览应该算是比较大的一场,展馆总共三层,一、二层是展览,第三层是相关的研讨会。

    这次展览有很多非常精美,设计非常精巧的手工艺品。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家来自维也纳的手工艺品。

    在我四处逛展时,眼角的余光似乎扫到了一些水墨画,于是我马上将目光锁定那个展台,本以为是中国哪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没想到是一个来自罗马尼亚的设计师。当我问她,她的设计灵感是不是来自中国水墨画时,她很礼貌的摇了摇头。

    后面我了解到这个设计背后的故事。设计师Angela Ciobanu是罗马尼亚人,学的是建筑,在建筑行业工作了几年后,转行去维也纳做珠宝设计,之后这么多年来,她就只干这一件事。这件看起来像水墨画的作品,名字叫做:Hollow: A Lie Story (虚空:谎言的故事),作品描述的是作者思绪遨游的状态,关于现实与梦想的实与虚。

    Hollow:A Lie Story

    如果说在过去,手工艺产品只是和柴米油盐一样,是生活的必需品,那么现在,手工艺产品已经跳出了生活必需品的范围。人们生活里的必需品不再是自己亲手做的东西,而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出来的东西。这时候,手工艺产品就显得比较有温度了,也就更加珍贵了。当代的手工艺产品的价值已经超出了物品本身,它的价值更体现在物品背后所要传达的情感、身份和故事。

    此次回国,我去了深圳新开的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看了一个由馆长亲自策划的手工艺展览“造物时代”,也是一个不错的体验,整个展览的主题就是如何用当代设计去宣扬和传承传统手工艺。

    ”造物时代”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杨明洁发起的 “羊舍造物计划“,他设计的理念是通过设计使传统文化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情趣。他认为,“中国需要重新寻找对传统文化的身份认同,当代设计应当从传统工艺中汲取精华,解构表象背后器物诞生的逻辑,从而达到延续传统手工艺生命周期的目的。”

    从照片中不难发现他的作品,大多由竹子制成,还采用了传统的竹子编织技艺,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装饰性。其中,最让人惊叹的作品是那件由竹子制成的伞状的台灯。具备了美观、实用性、装饰性以及气氛营造的功能。

    其实,从技艺上来说,老一辈的手艺人的技艺肯定是更加炉火纯青的。但是放在当代语境下,技艺本身反而并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你要学会讲故事,学会通过技艺去传达符合当代语境的故事。

    毕竟,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逆旅 | 手工艺的回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vy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