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谁在制造网络成瘾?-张晋岗(钢子老师)

谁在制造网络成瘾?-张晋岗(钢子老师)

作者: 厦门格铼海曼心理咨询 | 来源:发表于2021-09-17 19:56 被阅读0次

谁在制造网络成瘾?——张晋岗(钢子老师)

1、沉溺与退行

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过度包含三个方面:时间占用、精力消耗、精神虚无。

大家之所以会更多的时间在手机和网络空间里,是因为觉得好玩。不少的孩子们跟我说:玩手机或上网就不会无聊啊!

看起来网络之外的生活太不好玩了!

看上去没有手机的话人生太无聊了!

但是什么时候玩变得如此不可或缺?人人都要玩,都要娱乐,都要轻松,忍受不了无聊,大概就是吃饱喝足之后,所谓饱暖思淫欲!想要尽可能贪婪放纵自己的各种欲望,尤其是作为小孩子。

玩多少是够的呢?不少人担忧的正是这一点——玩多少也没有够,于是,玩从一个简单的内心需要变成了一个问题。

沉溺于某事,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讲,就是寻求“自我的隐匿和消融”。在沉溺中,一个人充分体验着与世界合二为一的感觉,这是对子宫依恋的现实表达。它会解决一个人所有的焦虑和不安,获得意外的幸福感,缺点是固着于一点,而忘记了所有。当一个人深深地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感觉,所以一旦出现这样的感觉,你很难跟他对话,因为他的自我消融了,丢失了。

成瘾,满足了小孩子成长中的退行需要,特别是遇到压力和挫折的时候,网络是最便捷的最完整的退行空间。进入这个空间最大的好处是,人声鼎沸,却从不主动跟我交流,我点开哪里,哪里才开始活跃,这一切都由我操控。在网络空间里,一切都由我发起,由我结束,我可以自由开关,自由筛选,这满足了一个人最大程度的主动体验。

2、现实与网络:边界与自由

从这个逻辑看,不是手机和网络的有什么问题,而是我们生命自身有这样的需要。

在现实世界,每一个人都是活跃的主体。作为父母,拥有部分管理和控制孩子的权利和义务,给孩子们设定活动和表达范围,不能随心所欲,此为界限。而在网络空间里,面对那个同样丰富多彩的平行世界,孩子却可以遨游自我,放飞自我,此为自由。所以现实和网络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界限和自由的争夺。

现实需要一个人有边界感,尤其是约束自己的需要。而网络却帮助一个人拓宽自己的感觉的深度和广度,似乎所有的光影产品所讲述的故事都有这样超现实的诱惑,让一个人的感知觉被充分地拉长拉深,这有点像是过去迷恋于鬼故事,玄幻、魔术里的风景,一个人正在体验着他的现实体验之外的那个世界,借用网络,一个人跟世界的角角落落都发生了关联。

越是沉溺于手机和网络,一个人越会感觉到自己渺小,同时,在不断地深耕网络信息的时候,一个人诱获得了空前的满足感,因为我正在让自己了知这个世界可能的所有信息——我彻夜不眠,如果可以获得发生在世界另外一端的最前沿信息,我会觉得我就是世界之王。这就是网络的迷人之处。不过人总是要去睡觉,总要去吃饭,总要跟随你的肉身回到你现实的居所,总要花费你的存款去购买你的日常所需,这时候,你花费精力获得的“世界之王”的感觉又会荡然无存,能够照料你的还是你自己的双手——这双刚刚还敲击着键盘带你走向世界之巅的双手,现在要赶紧去送快递,赚取你的生活费。

到此,我们是否可以下一个结论:所有迷人的东西都是祸害?——它们是通过迷惑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让你过度沉沦其中。赌博、毒品、烟酒都有这样的品质,所以有人把网络游戏说成“精神鸦片”。有识之士们强烈呼吁大家群起攻之,将其一举歼灭。

确实,如果满大街都是丑陋男女,大家都会专心走路,这会减少多少交通事故!

但是一个人长得美还是丑并不受谁操控,这是天意,如果一个社会或者一些人故意生产和制造出对人有过度吸引力的产品,这不是一种犯罪呢?我觉得从精神和心理上可以认为为犯罪!这个犯罪是对于其他的事物来说的,当一个东西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之后,对于其他的存在物就是犯罪,因为大家都没有眼睛去看其他的事物了。

从这个角度讲,一个人均衡地把精力放在各种不同的事物上,就是一个非常有修养的人,这是一种公平之爱。从终极角度说,就是一个人能不偏不倚地与世间万物产生关联,不厚此薄彼,心怀天下,这是我们认为的最健康最饱满最美好的人。

我们最怕偏激的人!而专注于某一个事物沉迷进去,就是走上了邪路,偏激的路!如果这条偏激之路是被社会赞扬和认同的,大家还勉强愿意接受,如果这条路除了娱乐自身的感觉系统,毫无社会价值,作为父母至亲,我们都会感到异常焦虑。

3、产品过剩:躺平就是贡献

好的,问题来了,看起来一件事如果单纯地提供感官和感觉上的满足和享受是令人担忧的,这种担忧源于这个人好像掉进了某个感觉的深井(我们姑且还不称之为陷阱)——这意味着你可能正走在远离现实,甚至跟现实背道而驰的路上——这是真正危险的一件事。

现实又是什么呢?现实是利用你的理智来做对别人有价值的事情,这个价值首先不是你去消费,你去享受别人为你提供的服务或者其他产品,而是你能为别人提供服务或者劳动,过去物质匮乏,我们需要大量的人进行生产劳动,进行自然改造,所以懒惰以及逃离劳动本身就是会被社会不齿或者遭人嫌弃。而现在呢?现在社会上提供的劳动已经非常之多,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非常深入而广泛,更多的人开始朝着开启个体的深度享受作为“服务目标了”,于是才开始有了对接的消费者,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去沉沦于自己的感觉,充分而积极地品尝社会为你提供的这些精神服务——毫无疑问,网络空间或者手机里面就有这样的大量的精神产品,让你获得深度的精神满足。从这个角度说,过去我们所执着的那些现实正在远离我们,而不是我们远离了现实。

如此看来,这个时代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提供体力劳动,因为劳动带来的成果是需要有人来享受的,而太多的饱足感往往会破坏人类的安全防御机制,人们必须在相对的贫乏和饥饿感的压迫下才会保持安全警惕和警觉,这是生命体基本的安全保障。

物质丰富的时代,躺平了消化存量,之后让大家继续维持适度的匮乏感,其实是保持生命活跃度的需要。

所以一个人沉迷于感觉的享受当中,本身就是对于自身安全感最大程度的挑战。而青春期的孩子们尤其喜欢这样的探险,通过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沉迷就好像是不断地“深入虎穴,再一次次逃离虎口回到现实”,这种高峰体验令人欲罢不能。

以上我们说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大家都在借助网络和手机在玩沉溺,或者说不是手机也会有其他形式的沉溺出现在这个时代。是这个时代造就了这一切——不用再继续奔波于现实为人类创造那么多的物质财富,即使你想要为他人提供非物质方面的服务也变得难上加难,一个人几乎很难再创造一个行业或者一种独特的价值感。看上去一个人脱颖而出的机会更多了,但其实真正被关注的力度和强度都大面积减弱了,缩水了,所以从被环境认同来讲,跟五十年前相比已经变得越来越难。所以,无助和虚无感不断地笼罩着每一个人。

由此可见,大面积的虚无感并非网络造成,而是时代走到这一步了。世界的关联越紧密,资讯越发达,人们在资讯世界里感受到的自我越矛盾,一方面感觉到自己渺小,所知甚少,一方面想要掌控,只要沉湎于网络的资讯空间,我就可以快速为王。

4、防沉迷必须从不诱惑他人开始

在这个情形之下,大家要如何来教育和引导成长中的孩子们,这些被网络和手机环绕的孩子们,家长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我们得深入地探讨,因为由手机网络和手机牵引出来的焦虑正在铺天盖地的蔓延,这里面见得最多的就是继“家里不装电视机”之后的砸手机,断网络举措,因此酿成悲剧的也不在少数。

家长们之所以如此惶惶不安,无非担心“网络和手机会毁了孩子”——不仅毁了现在,而且毁了将来,最后导致一个人变得不求上进,无所追求,社交退化,个性孤僻。这是任何一个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而且大批有识之士多次呼吁国家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互联网和游戏问题,强烈要求被网络游戏列为“精神毒品”一禁了之。

那么大家要以什么方式有价值的存在着呢?毫无疑问就是做对他人有益的事情,这个有益一定是以不生产让人沉迷的东西为前提。但是这又陷入另外一个矛盾,一个人提供服务也好,制造一个产品也好,从商业价值来看,都希望大家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所谓谁赢得了客户,谁就赢得了财富。谁赢得了财富,谁就赢了天下。

于是,商业社会,人人都铆足了劲儿想要让别人沉迷于自己的作品。

现实是,我们需要沉迷,沉迷于好的东西,我们要需要休息,需要放松,需要安静地和自己待在一起,感受生命本身的存在之美,然后我们再用蓬勃旺盛的精力从事艺术和现实方面的工作,大家相互分享彼此的精神产品。

看来一人愿意生产一样商品,或者作品,不是为了让人迷恋,而是为着内心所做,创作的过程充满幸福,而不依赖与别人的喜好,更不会主动的想要俘获他人的内心,这才是最高境界的创作。显然,这一天不知何时到来?

沉迷与脱离,看来这是我们人人面临的问题,因为你在感受着沉迷之害的同时可能你手上也正在积极创作着诱惑人的玩意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在制造网络成瘾?-张晋岗(钢子老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ss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