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与孩子发生了冲突时,按照传统方法,你是不是总想“摆平”孩子,“说”得孩子心服口服。
小敏妈妈,也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小敏写作业时看手机,妈妈看到后质问,为何偷玩。小敏表示自己在与同学讨论题目。实际上,小敏是在用搜题软件抄作业。妈妈怒斥小敏抄作业,小敏却辩解说,看答案也是一种思考。两人就吵起来了,不欢而散。
在与小敏妈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双方冲突口角时有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第一,孩子明明做错了,在妈妈训斥时,却总是找尽各种理由强调自己没做错。
第二,妈妈教育孩子时,只要妈妈音高八度,孩子也一定不示弱,同样的“叫嚷”应战。
第三,妈妈提醒孩子的事,孩子是屡教不改的。双方的对话总是轮回进行,事情却没根本解决过。
这类家长孩子的“冲突”可以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来“降温”。
冲突降温的教育原则
对于这种冲突的降温,我觉得有三点原则需要注意。
第一,运用“和善与坚定”的原则,尊重孩子。
妈妈的语气总是带有强烈的指责意味。孩子若狡辩,火力还会升级。这是想要“赢了”孩子,而不是“赢得”孩子,是不尊重孩子的做法。长期的“权威式”教育方法,也让孩子也没有边界感,不知道“恶语”伤人心。
“和善与坚定”的原则,就是要请家长讲话的态度是“和善”的,让孩子充分体会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回归到理性层面进行“坚定”的沟通,指出孩子的错误之处,探讨解决方案。
第二,对孩子进行“爱的传递”,建立和谐亲子关系。
小敏妈妈和孩子的对话没有“爱的链接”。妈妈的关注点在于“你做错了却不承认”,是“事情”层面上的。小敏的关注点在于“你总是批评我,我不高兴”,是“情绪”层面上的。妈妈没有看到孩子的情绪。
“爱的传递”就要求家长遵循正面管教中“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的原则,让双方在平和有爱的状态进行交流。双方才可能将目光聚焦于如何解决问题。
第三,以己为示范,教给孩子正确表达情绪,养成勇于承担责任,知错就改的良好品格。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许多行为都是模仿着家长而来的。“权威式”的责骂惩处只是在发泄。你可以生气,也有理由生气,但在解决冲突面前,这无疑是在教孩子“叫嚷”着处理问题。
家长需要坚持“长期有效”的原则,放弃“惩罚”、“责骂”等短期有效,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正确表达情绪的能力,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学习到许多优秀品质。
冲突降温的教育方法
上述3点教育原则的达成,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首先,先冷静自我,不要一上去就去指责孩子。
冷静自我,对于正在气头的家长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先稍压一下怒火,深呼吸吸气,然后慢慢吐气,让呼吸带给自己冷静的力量。一开始也许很难,因为身为父母,总是会想着急于纠正孩子的行为。你可以这样想,我压下怒火,是爱孩子的表现。我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和孩子纠缠谁该听谁的。渐渐的,就会慢慢放下。
比方,小敏的妈妈就可以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压下自己的怒火,不急着说出“你怎么在玩手机”这样的话。“怎样”,“怎么又…”这样的话是很带有“责备”的语气的,说话的人容易引发“冒火”情绪,听话的人也会感到很不舒服。
其次,可以与孩子进行一个“积极暂停”。
当双方都是火力十足的时候,是没有办法进行正常情况下的沟通的。此时,家长压下自己的火气后,可以平静而真挚的看着孩子,对孩子说:“现在我们不能继续沟通下去,因为你现在不在正常的情绪频道上,而我也有点生气,请你先回房间,我们过后再交流吧。”此时的暂停不是因为对孩子服软,而是对孩子和自己当下情绪的尊重。人有情绪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能够以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那么作为旁观者的孩子来说就会学习到这一点,你们都可以让自己有机会平静下来。
这两个步骤的目的是为了让家长和孩子都先降温,收回意气之争,变回理智的状态。心情好了,就能把事情做好。
第三,运用“我句式”诚实地说出家长自己的感受。
当双方都回归理智状态,家长就可以用“我句式”(我感到_____是因为______我希望______)平静地说出自己的情绪。你在说自己的感受,等于也在教会孩子尊重自己的感受,正确表达自我。
平日里,不仅是小敏的妈妈,许多家长都采用了“权威式”的教育方法,一方面比较强势严厉,一方面又很担心孩子做错事,好像丢了只鸡,就会接着丢了一个养鸡场一样。家长如实表达自己“担心”、“焦虑”等情绪,既让自己的情绪被看到,从而放松自我,孩子又不会被“传染”,孩子会知道自己的情绪是可以说出来的,就不会用“愤怒”来掩盖“担心”、“焦虑”的情绪,利于沟通。
像小敏的妈妈就可以对孩子说,“我感到生气是因为我担心你抄作业会影响学习成绩,我希望你能克服困难,自行完成。”这样的表达是真诚的,是具有“爱的链接”的。
第四,运用“你句式”(你感到_____是因为______你希望______) 说出孩子的情绪并确认孩子的真实想法。引导孩子用“我句式”说出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希望。
家长可以用“你句式”,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换位思考,解读孩子的情绪。比如小敏妈妈,就可以说“你感到生气,是因为你做错事被妈妈发现了,你其实也想自己做好作业,你希望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做出题目来,对吗?”在这个步骤中,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的情绪找到发生的原因,可能不能马上找出,但是多说几次,就是不断的共情,孩子也会慢慢说出自己的感受的。
“你句式”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接纳的。自己可以做错事,知错能改就好。情绪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人产生任何的情绪都是可以理解的。当孩子的情绪被看见,他就会放下防御,开始关注事情的本身的对错。
第五,请孩子思考解决方法。
经过前几个步骤后,孩子与家长已经完全进入了理智思考,此时,可以邀请孩子自己来说出解决的方法。自己的主动思考,会让这个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更有效。
后记
小敏妈妈反馈说,一开始,她自己会觉得有些难以开口,因为她总是想着是孩子错了,为什么要我拉下脸平和自己的情绪去妥协。还有就是她会觉得这样说有些不好意思,好像变得不会说话。但是,渐渐的,她发现这样和孩子说了以后,孩子的情绪就会降低,并且反抗的次数越来越少。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与孩子起冲突的时候,当孩子情绪低落需要关怀的时候,同样有效。
然而,正面管教的方法在现今运用时也会有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有时孩子的状态会反复。如果孩子与父母敌对太深,则需要父母多尝试几次,因为一开始孩子仍然对父母是不信任的,不相信你居然不按常理出牌,不与他相斗了。孩子会觉得是否你还有狠招在后。并且,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有的孩子还会有反复以确认你的“诚意”。小敏妈妈反映,觉得孩子已经和她很交心了,但是过一段时间又反复了。孩子也需要适应,改变旧的模式。此时,家长要做的就是坚定的坚持,一定会静待花开的。
第二,正面管教虽然是个很有效的方法,但是这种管教方法与我们传统的“听话”教育的理念是相悖的,这对家长本人是个不小的挑战。改变管教方式就好比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需要打破固有思维,有时需要完全性的颠覆原先做法。同时,常常会有社会的阻力。常常会有人解读为“纵容”。所以,耐心地“走自己的路”就变得很重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