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天是2019年1月1日,首先八百祝小伙伴们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也祝自己能够逐渐变成理想中的样子。
闲话不多说,又欠了稿子了。本不愿意,奈何读书实在需要时间。最近读的是沈从文先生集,书名尽管起为《边城》,实则是沈先生的若干篇小说合集,约莫四百六十来页。一礼拜时间方才读完,想着还是写篇笔记吧。
正文
这本沈从文集里面包含了1931-1936年间先生发表的25个短篇和两中篇小说。我暂时也没想好到底读书笔记写成什么样子,只好边写边看了,请诸多读者见谅。
先说说笼统印象,这本集里面涉及的小说大都有关于乡村与都市生活、改编自佛经的神话传说、军伍部队里面的故事,还有最最重要的男女之间的情感。沈从文先生极其熟悉军人的日常跟农村生活,《虎雏》和《过领者》里面对于部队发生的故事很是了解;《油坊》里面油锤怎样运作的巨细以及《渔》里面长河药鱼,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沈先生说的文字根植于现实,不至于无根浮萍。
抛砖引玉,先从大家应当熟悉的《边城》说起吧。
先说小说开头怎样一番说辞,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文字里面“一户、一个、一只”都说出了日子的单调和孤独,《边城》已经注定是悲情的故事了。白色小塔最后倒了,这户人家老人也离逝了,只剩下女孩和老黄狗。
老人是个善良的摆渡人,吃苦任劳,稳稳妥妥不收渡船来往旅客一文钱财,喜好唯独吃几口酒和那可爱的孙女儿。女孩翠儿触目青山绿水,眸子清明如水晶。可怜爹娘为爱殉情,留下孤苦老人和这襁褓婴儿相依为命十五载。
茶峒山城的顺顺是个掌水码头,为人乐善好施,处事公正妥当,也是个穷苦出身的人,好不容易置办了一份家业。顺顺有两个儿子,大老天保和二老傩送。两个年轻人皆结实如壮牛,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路。凡从小乡城里出身的年轻人所能做的事,无一不作,作去无一不精。
五月端阳,热闹节日里。翠翠等爷爷过程中偶遇捉鸭子的二老,吃惊又害羞地喜欢上了这个说“回头水里大鱼咬了她”的岳云。又是一年翠翠出落成一个美丽的姑娘了,天保也爱上了这个女孩。
两兄弟都喜欢上了这个姑娘,不要城里小姐的碾坊陪嫁,争着愿意去接过老人手里的竹篙。
天保走车路,媒人来说;
傩送走马路,山歌去唱。
翠翠爱的是二老,天保怀着难受心情下水船却淹坏了。二老把大老的死怪罪在了老人和翠翠身上,一气后来去了辰洲。眼看着女孩消瘦模样,老人担心着她跟他那独女一样走上了殉情的结局。加上年纪越来越大,担心自己走后翠翠没有人照顾,每日愁苦着终于在一个雷雨将息的夜晚死去了。
《边城》结尾是这样说的:
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青年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你要我说读完到底是什么感觉,我说不出,只是很难受。可我最怜的却是老人,那个翠翠的爷爷,那个痛失独女为翠翠活下来的老人。他眼看着翠翠出落妙龄,一直担心着发生在女儿身上的故事重复到孙女生命里,他是孤独而又让人心疼的。
很多人说去凤凰古城后才能读懂这本书,想必是没人愿意陪我去的。我羡慕这个山城里发生的故事,尽管是苦情的结局。这山城是有人情味的,单是善良宁静的气氛就让我向往,更别说这孕育出来的纯情的男男女女。
眉眼颦蹙愁情送,
绿衣水眸倾心怜。
那情啊爱啊的,世人有人说你一股脑说清道明不就好了,何故惹得纠结苦闷。你说,要是这分量能像货郎称出斤两明码标出。那生活,那爱欲,还有什么几番滋味。
网友评论